打开APP
舆评丨读懂广西柳州拆除“未批先建”遗留墩柱事件舆论心态的重要性
墩墩舆情课工作室
2024-11-12 13:55:45

大家好,我是墩爸。

这两天,关于广西柳州拆除“未批先建”轻轨项目遗留墩柱这事,在大多数声音表达“既然未批先建违法违规在先,就应该尽快拆除、消除影响”的情况下,也有一些声音认为“建都建了,拆了又要浪费一笔,还不如建完”“拆了还要再花一笔钱,不值当”,需要引起重重视。

事实上,这其实是一个十分典型的舆论事件,表面上看两种声音分歧很大、难以调和,但如果深度分析两种声音深层次的心态就会发现,两者都是出于对未批先建、违规建设违法行为的痛恨,及对“拆除石墩还要再花一笔”的遗憾,并非“非此即彼”“非对即错”的矛盾关系,这时候就可以通过信息对称、耐心说理等方式来消除其中的对抗情绪,尽可能地避免陷入“对错争论”这个议题陷阱。以此事件为例,我们可以围绕下面三个点展开分析引导。

1.关于“该不该拆”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很清楚,既然未批先建、违规建设,按照法律法规就应当依法拆除,只不过在“财政浪费”“建了又拆”这类负面抵触情绪的持续影响下,表现出一种较为明显的对峙性。这时候,就要把一些容易被忽视的信息呈现充分,把一些客观道理耐心地讲清楚。比如,要把国家对修建轻轨的前置条件加以呈现,这是因为如果人口、gdp、财税这些硬指标没有达到,后续柳州轻轨的维护成本将是一个巨额数字,会阻碍柳州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再比如,还要把“这次只拆除严重影响交通出行的部分石墩,而非全部,其他已经建成的设施后续会加以利用”这些可以澄清误会误解的关键性细节呈现清晰,这样可以帮助降低舆论层面已经出现的情绪权重。

2.要对一些失真信息加以及时澄清。关于网传的诸如“拆一根柱子要10万”等社群信息,我从线下途径作了一些核实和了解,这些信息实际上是涉事工人在聊天时猜测而来,而实际上拆除工作的单位和建设单位为一家,拆除工作费用不需要另外支付。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信息因为“小道消息”“坊间传闻”的猎奇特征,往往具有很强的误导性,一旦没有及时加以澄清和对称,很容易带偏舆论讨论的方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舆论引导点,即在跟踪社群圈层舆论动向的同时,要及时通过信息对称、事实澄清的方式来避免围观网民受其“先入为主”而产生偏离判断。

3.关于事件吸取的深刻教训。分析认为,虽然事件源于时任市委书记郑俊康畸形的政绩观,且其已受到法律惩戒,但终归还是产生了负面影响,社会舆论产生的信任“伤痕”需要修复。也就是说,即便当下舆论出现的种种吐槽可能会有些情绪化,甚至带有攻击性,但作为各地决策者都耐心听取、积极沟通,这是最大限度“止损”事件产生信任裂痕的最直接途径,要将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意识牢牢印刻在各项工作中,从吸取教训的角度来引导舆论讨论持续理性,降低后续因辩解、辩白而出现偏离的风险。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不妨以舆论为镜,时不时看看自己。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