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产品琳琅满目
河南文化元素闪耀文博会
文博会河南馆洛阳礼物文创产品。 李赟 摄
□河南日报记者 温小娟 郭歌 张魏
5月24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河南馆,牡丹香非遗技艺展演正在进行,缕缕淡雅的香气飘散开来,观众围聚在四周,闭眼轻嗅,沉醉于这千年雅韵之中,时不时发出赞叹:“这味道太独特了,花香和檀香结合,让人感觉很舒服。”
河南馆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为主题,围绕“读懂厚重历史、读懂中华文脉、读懂壮丽山河、读懂美好生活”,以“探源—传承—创新—赋能”为叙事逻辑,通过“华夏源脉”“匠心豫造”“新潮豫韵”“豫赋华章”4大板块,集中呈现河南守护文明根脉、激活文化基因、赋能产业发展的新实践、新成果。
文博会现场,河南馆人流如织,热闹非凡。来自河南多个省辖市的丰富文化元素汇聚于此,非遗、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品类的文化产品琳琅满目,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的目光。
河南馆内的洛阳元素热度满满。牡丹瓷、三彩艺、金银器等凝聚匠心的工艺精品“穿越”古今,变色牡丹紫砂杯、神都牡丹香、一朵牡丹全花茶等牡丹衍生品和文创品交相辉映。文旅微短剧《“洛”花如有意》、一诺文化CG动画等视听佳作令人流连忘返。
前来逛文博会的深圳市民郭龙龙说:“以前只是在网上看到洛阳的文创产品,没想到今天在这里见到了真品,很是惊喜。这些产品不仅有传统韵味,还融入了现代设计,让人眼前一亮。”
许昌展区同样热闹非凡。石辟邪摆件、禹州钧瓷、麦秸画等展品展示了许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蕴含的独特文化价值。李俊奇剪纸工作室创作的《灵井“许昌人”》剪纸以“许昌人”串联古人类演进史,运用阴阳刻交替技法,让传统剪纸艺术获得跨越时空的叙事张力。许昌市博物馆带来的石辟邪摆件和“疯狂打工人”系列盲盒等文创产品也备受青睐,其萌趣的设计与许昌历史文化底蕴相结合,让人爱不释手。
禹州市神垕镇孔家钧窑有限公司总经理连辉改介绍:“我们已经连续参加五届文博会了,就是想把钧瓷千年的文化底蕴展现给更多人。”一位参观者轻轻拿起一件钧瓷茶器,仔细端详着釉色,说:“这钧瓷的颜色太奇妙了,每一处都不一样,真不愧是名窑珍品。”
中牟新区携中牟艺秀小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电影小镇、海昌海洋公园、方特旅游度假区及绿博园等相关文化产品亮相文博会16号馆——艺术设计·时尚生活·文化科技金融展馆,在“幻乐中牟艺秀中原”展区,将“文旅+时尚”的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艺秀小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建业电影小镇等项目的介绍与展示错落有致,主题乐园文创品、“行走的花·熏香”服装展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打造当代中国式人文表达的时尚范本。不少观众看完都顺手带走了相关项目产品介绍,一些年轻家长更是有感而发,“关于河南中牟主题乐园早有耳闻,今天看到这些文创和潮玩元素的融合,感觉很新颖、很时尚,非常适合亲子游,这个暑期就把亲子游安排起来。”
放眼整个文博会现场,河南文化元素的展示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原大地的独特魅力,火热的市场交易也为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闻1+1
河南版权馆首次亮相深圳文博会
□本报记者 郭歌 张魏
5月22日,河南版权馆首次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亮相。
据了解,河南版权馆以“版权赋能价值创新驱动未来”为主题,通过64平方米的展陈空间,聚焦“根脉传承·版权守护、创新发展·版权赋能、文化出海·版权护航”3大板块,集中呈现河南以版权激活传统文化、驱动产业焕新的生动实践。
馆内,南阳非遗展台前人头攒动。玉雕作品《绿水青山》以刀为笔,纹路间尽显匠心与自然交融的灵韵之美;烙画《花开四季》采用中国画兼工带写的表现技法烙制,先用烙笔勾勒出浓淡画面,再分层次烘色,古朴典雅,别具一格。作为全国首批民间文艺版权保护试点,南阳市通过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和非遗数据库,带动相关产业年产值不断增长,让传统技艺更好地走向市场。
灵动飘逸的飞天、不怒自威的关羽、沉稳肃穆的造像碑……展馆内,造型灵动、形神兼备的高浮雕彩拓产品同样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大国工匠、高浮雕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仁清向观众详细介绍这项传承千年之久的技艺,他说:“拓片与古籍一道,构成了记载、保存和传播中华文明的纸文献主体。虽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仍无法替代传拓。”
孔家钧窑《华泰尊》以海浪纹饰象征“海上丝绸之路”的文明互鉴交融,其版权设计获国际文化交流项目认证;金谷轩绞胎瓷《中华龙》凭借“一胎一面”不可复制的非遗技艺,成为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了不起的甲骨文”系列文创、畅销海外的豫版图书等系列文化作品,彰显河南文化借版权“扬帆”全球的底气。(顶端新闻·河南日报)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