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沙克| 艺术批评:偶论原生态音乐
沙克 Shakes Khan
2024-09-01 08:24:46

偶论原生态音乐

沙   克

要义或提示:应该切准原生态音乐的题义,它是一个民族的血脉艺术,也是胎生土育的人文遗产。不必用学院里关于西洋音乐、中国民歌甚或流行音乐的几种科学尺度,去勉强评价原生态民歌。否则,误导的评价将会形成某种危险的社会意识,导致它对于自身音乐价值系统的困惑和变异,导致被过分加工和提炼的结果,最终导致它的衰弱和消散。在理解和爱惜的基础上保护原生态音乐,必须有客观的机制、条件和适宜的手段,而且要实行特别的民族自治


如果艺术存在是合理的、持久的,那么它一定有自己顽强如命的存在方式和表现方式。我对原生态音乐的一般感受和理解是,比民族性狭窄趋向地域性、比传统性强烈趋向神秘性、比生态性单纯趋向血缘性、比娱乐性深刻趋向精神性的的民乐民歌,它是一个民族生生不灭的基本内容。原生态音乐,不像江苏民歌《好一朵茉莉花》、《拔根芦柴花》被现代舞台传唱得那么优雅娇媚,也不像诸多新疆民歌被音乐家编创得全国流行,更不像电影《刘三姐》、《阿诗玛》中的民歌、山歌那样渗入了时代精神,它只能是未被现代文明染指或过多装饰的“本地、本族”的民间音乐,体现的是与自身生活方式不可分割的艺术色彩:劳动、享受、苦乐、爱憎、生死和信仰。它一旦被现代化、商业化,就削弱、失去了本真。脱离了原来生存环境和历史延续的事物,都不能叫原生态,民间音乐也是如此。界定、理解、评价和保护原生态音乐,是一个完整的认识系统,也是特别的运行系统。


原生态音乐的题义及外化

把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生存发展状态,借用来界定音乐的存在、表现与发展未尝不可。原生态音乐首先应该具有存在环境的原生态,其次是传唱地区、民族的特定性,这种民间歌唱音乐的样式才符合题义。于是,原生态音乐必然是丰富万千、差异发展的,各地各民族的不同习俗、方言、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等因素,必然导致各种民乐之间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的区别。

也就是说,各地各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差别,导致各种民乐样式的产生,如果它们对于外来音乐文化的屏蔽功能和自我延续功能比较强,就可能成为今天的原生态音乐。与原生态相同、相近的词根是,原来,本来,本源,原始,追溯各个民族原来的生活,都是从刀耕火种、渔猎游牧开始的,那时的劳动号子、祭祀调子、歌哭之声都是原生态音乐。

传统农业社会在中国的停滞期、缓慢发展期,一直延续到20八十年代,只在近20年来才加快进入真正的现代农业,乡民生活面临着千载才遇的现代农业文化甚至是城市文化的熏染和冲撞。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烈变,必然会改变文化艺术观念,最终会改变、丰富或消解民乐及其演唱方式。全中国处于社会存在向着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急速进军的新世纪,乡村物质建设在城镇化,多媒体的文化娱乐资讯在渗透、覆盖着各地乡间的本源文化艺术形式。在势如破竹的“科技化、现代化、商业化”时代,界定原生态音乐似乎应该更容易,只取决民乐形式和内容的“原始性”和“亚原始性”。

原生态音乐不太追求自身的外化,甚至拒绝他者对自身的外化,它的流存有其深厚的局域文化渊源和生命目的。为劳动增添力量,为生活增添趣味,为性格增添轮廓,为感情增添色彩,为竞争增添刺激,为抗击增添勇气,为婚丧增添气氛,为祖训增添威慑,为祈祷增添效果,为祭祀增添隆重,为庆祝增添高潮……所有这些产生于局域文化渊源的民乐,本着生命需要的第一目的,包含在特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之中,以特异的样式代代流传,成为口头的文化遗存。为原生态音乐下定义并不简单,为不是原生态音乐下结论似乎比较容易,科技化、美学化、商业化、完全普及化的民乐不是原生态音乐。

对于原生态音乐的民歌,音乐人冯光钰说得很简洁,“人们过去一般都将产生于民间、口头传承的民歌称为传统民歌,近些年来,为了区别于作曲家编创的民歌,强调传统民歌的原汁原味风格,‘原生态民歌’之词便应运而生了。”原生态音乐的民歌近几年在电视节目和娱乐晚会中时有露面,如同其他民间技艺、绝活的展示一样,丰富着电视节目和娱乐晚会的色彩气氛。它真正被拉上音乐大堂并强力传播,是2006年的第十二届央视青歌赛,这届青歌赛首次将原生态唱法单独分类进行比赛。这个从自然界借来的名词原生态民歌,或者叫原生态音乐,从此成为中国音乐界的一个热词。原生态音乐本来有限的外化作用,从自然流传变成某种社会性的无限伸张。


原生态民歌的存在与表现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国地大族多人众,物态的衍变何止是淮水使然,长江、黄河、秦岭、山海关、海洋、沙漠都是生态变化的内力,民歌也承接着这种地理生态的变化。

文化记者、民歌演艺活动策划人李亚蓉说,中国西部黄河流域的原生态民歌所特有的那种高亢低徊、苍凉悠远、沁入心肺、情深至骨,是世界其他民族所没有的。那是中亚草原文化和中国汉地含蓄敦厚传统上万年碰撞的结果,也是当地地理文化所起的拒绝现代都市污染的“冰库收藏”作用所致,它们保留了自张骞出使西域到成吉思汗横扫欧洲时代人们日日所听所闻的原生态。

我想,假使把西部黄河流域的原生态民歌拿到东部的苏锡常,与吴软语系的水乡民歌作比赛,那将会产生许多的尴尬,而且不会有孰优孰劣的结果。原生态民歌具有存在方式和表现方式两个基本状态,存在方式包含在本民族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之中,表现方式即是前述的局域文化渊源下生命目的的呈现。

此一种存在方式的原生态民歌,有此一种表现方式,不同的独歌、对歌、群歌、赛歌、劳动歌谣各生其道。牧歌和渔歌的存在方式无法一致,表现方式也无法统一;相对封闭或相对自觉的文化传承,使它们坚持着各自特别的艺术演唱。在各自特别的表现方式的要求下,原生态歌手对音乐的演绎,极可能不合现代舞台演唱的规范。

大众所看到的舞台、电视演出,借助麦克风、音响、灯光等科技手段,突出现代审美趣味和娱乐功能,要求歌手的音量、气息包括动作等技术运用要适中,要适应现代舞台的规范,原生态歌手那种飙高、野性的声音肯定会受到限制,显得原生态不足。

有些原生态歌手在电视节目、晚会演出中,飙高干吼,迹近砰裂,突异于节目的整体氛围,更加分离了原生态民歌与现代舞台的距离。离开特定的存在土壤和演唱方式,原生态音乐的生命力可能会受到曲压,何谈表现力?这种比赛的表现方式与其存在方式互相矛盾,难以体现其音乐价值。

在越发达的地方和城市,原生态景区、文化遗存往往越少,在越偏僻落后的地区,原生态景区、文化遗存往往越多。个中原因人尽皆知。如果我们缺少维护、促使表现的手段,就不要滥用“发掘”的名义去暴光、染指原生态音乐的存在,何必让它“表现不好”。千秋百代不去发掘秦陵,秦陵的历史文化价值深处地下丝毫没有削弱,它并不急于、并不一定必要向世人表现其内部的存在。

将原生态民歌电视“化”、商业舞台“化”,违背了原生态音乐的存在方式和表现方式。发掘、传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以理解爱惜、不破坏其价值内容为最低原则。  


音乐评价的误解与后果

正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差异,不同地域、民族才具有自身的音乐创造理念,具有自身的音乐审美内涵,成为一种保守传承的内部音乐系统。既然不同民i族之间没有生命存在本质上的优劣高低,那么不同民i族的民歌艺术就不可互代,各有特色和价值。

把不同的原生态民歌拉到同一规范的现代舞台上,如何进行竞赛和鉴定?这毕竟不同于胜负结果数字化的体育竞技,音乐演唱比赛难道是在比高低音吗?除非排出五十i六个民i族及其细分的原生态民歌形式,在同一类形式之间进行比赛,类似于一个山区、一个草原部落举行的民间赛歌会,才是相对公允的。果真如此,定出上百种原生态民歌的比赛标准,不是没有可能的。问题是,有这种必要吗?有这种价值吗?

陈宗花在《原生态音乐何去何从》一文中指出,如果以在学院中占支配地位的西方音乐体系的标准来衡量归属各自文化体系的原生态民歌,或者以某一种少数民族音乐体系、音乐观念为标准去评价另一种音乐形态等等,这些做法都是不尽合理的。

论者认为,这种评价标准存在着严重问题,其外在表现是对于各民i族、地区音乐文化的认知、评价上,更深层则潜藏着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评价、认知方式。这些问题必须得到深层反思,并加以修正,否则将会阻碍民i族音乐、乃至民i族文化的保护发展。必须颠覆一元制的评价体系,建立起多元的评价机制。

我进一步认为,各种比赛确实为原生态音乐设置了误区,拿学院i派的西i洋音乐美学和意i识形i态化的某类中i国民歌为混合尺度,这种由权i威媒i体央i视和“音乐权威”传播开来的信息,客观上在误导着原生态民歌的艺术评价标准。撇开原生态音乐在现代舞台的演唱效果不谈,主观的简单化和客观的几种标准化肯定涵盖不了各地区、各民族原生态音乐的内涵。

事实就是如此,原生态歌手在电i视节目及晚会舞台上不能充分表现其原生态,无可统一标准的勉强的竞赛机制和误解下的简单标准,在混淆、玩i弄着音乐的原生态。说得本质一些,这些所谓的机制和标准,在藐视、污染、损害着民乐的生态和价值。

原生态音乐是一个民族的血脉艺术,也是它胎生土育的人文遗产。不必用学院里关于西洋音乐、中国民歌甚或流行音乐的几种科学尺度,去勉强评价原生态民歌。否则,误导的评价将会形成某种危i险的社会意识,影响原生态音乐的处境,使它形成外部压力场下的趋同感和从顺势态,导致它对于自身音乐价值系统的困惑和变异,导致被过分“加工和提炼”的结果,最终导致它的衰弱和消散。


原生态音乐的理解与保护

音乐界已有大概的共识,认为原生态音乐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成分,是在特定区域内传唱、较少受外来音乐文化影响的、没有经过加工和提炼的、在劳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并通过民间口耳相传延续下来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

做一个类比,原生态的扎染艺术,是某些地方祖传的家庭手艺和作坊工艺,一旦被大工厂流水线无限复制后,那还叫原生态吗?那叫工业产品,而不是艺术品。原生态音乐也是如此,用别的标准去套它,用现代文明和现代艺术的手段去“升华”它,用商业化的手段去炒作推销它,就会使它变成虚假畸形的有价格的东西,变成缺少原生态价值的东西。

不同的原生态音乐之间,往往不具有可比性。陕西秦腔与江淮小调如何放到一起究竟高低?也许秦腔经过音乐人多年的艺术再创造,比杂色的江淮小调更具现代审美价值,但是从原生态音乐的角度来看,两者音乐成分中的“原生态”的价值何存厚薄?

因此,理解与尊重民族习俗,自觉保护原生态音乐的遗传基因,自然顺应生活方式的演变和外来音乐文化的成分,是原生态音乐健康发展的正途。一个原生态的村庄,一旦驻进了地产开发商,往往建设越多,对原生态的损毁越多。原生态音乐的村庄也是如此,不必把它们从村庄里硬拉到现代舞台上“受难”,也不必刻意用现代音乐去“建设”它们、改变它们的基因。

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具有特定环境下的丰富表现,一般意义上的衣食住行和劳动休闲,包含着语言、文字、情感、生产、娱乐、风俗、习性、艺术和宗i教信i仰等等遗传基因,构成别于他族的文化符号系统,只有进入这种保守着的结构链,理解其中的文化精神实质,细解其中的音乐因素和艺术形式,才能把握住这个民族原生态音乐的价值和意义。随着世事变迁、人类文明的全面开放和进步,原生态音乐必然会自我适应、自我调节、自我发展。但是无论怎样的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都不应该让一个民族的艺术精神被全球化,否则还有人类生活的多样化吗?在理解和爱惜的基础上保护原生态音乐,必须有客观的机制、条件和适宜的手段,而且要实行特别的“民族自治”。此外,谨慎可做的是,让它与社会文化功能有机链接,显其魂魄,扬其风采。

再细微的河流,只要它不停流淌,就能汇入人类的海洋。大浪淘沙,既能淘出精髓,也将淘去相对缺乏价值的事物,在健康和谐的生灭更替规律中,原生态音乐的总体生命将衍生不止,丰富着民族艺术的矿藏。

                   

写于20078月,载《江苏文艺研究与评论》2012年第2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