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浮出真相
晨雾未散时,申筱萌已背着竹篓攀上药王谷西侧的鹰愁涧。石缝间渗出的露水沾湿了葛布鞋,她俯身拨开垂落的紫藤,指尖忽然触到一片冰凉——腐叶下竟藏着株通体赤红的九死还魂草。这是玉蘅夫人药典里记载的奇药,只在雷击过的崖壁生长。
"当心叶背的鬼面蛛。"药王沙哑的嗓音从头顶传来。老人如猿猴般倒悬在古松枝干上,手中银针精准刺入正要弹起的毒蛛腹部,"采此草需用玉刀断根,铁器会败了药性。"
申筱萌摸出腰间羊脂玉匕,这是魏明旭托暗卫送来的。魏明旭离开已有一个多月了,刀刃切入泥土时,她嗅到一丝若有似无的龙涎香。
"丫头可知为何叫你每日寅时采药?"药王将毒蛛收入琉璃罐,罐身在曙光中映出诡异紫芒,"这株还魂草根须里渗着的,是三十年含毒的水。寅时药性最强。"
暗香阁,魏明旭摩挲着手中密信,信纸边缘的蟠螭暗纹在烛火下若隐若现。
"刷拉——"魏明旭突然抖开泛黄的《千里江山图》,画卷右下角赫然钤着魏王府私印。他抽出匕首划开裱纸夹层,取出的竟是用契丹文写的生辰帖:"元祐三年三月初七,魏王嫡长子满月礼,贺使耶律洪古。"
一旁的中丞李定瞳孔骤缩。当年辽使遇刺案震动朝野,先帝为此割让七百里边境,却无人知晓刺客正是魏王府暗卫——为的正是销毁这份记载真世子生辰的证据。
"明日劳烦中丞将此画‘偶然’呈给王相公。"魏明旭将画卷浸入茶汤,水痕渐渐显出首藏头诗:"金玉其外非龙种,蚕室秘闻可屠龙。"
仙居镇,申筱萌盯着药臼里泛蓝的汁液,这是用九死还魂草混合铜蝗粉熬制的解毒剂。
"姑娘!救救我的孩子。"浑身泥泞的农妇撞开柴门,怀中男童面色青紫,脖颈处赫然有两枚细小的齿痕。
她割破指尖将血滴入药臼,金蚕蛊突然暴起撞碎琉璃。蛊虫扑在男童伤口处,竟将毒血吸吮殆尽。
药王回忆着说,二十年前天降流火,莫非……
"明日带我去发现孩子的地方。"她将解毒丸塞进农妇手中,袖中金蚕蛊忽然吐出根银丝。原来玉蘅夫人给她的金蚕蛊可以救人,但也耗费心血。这金蚕蛊极挑人,她曾给魏明旭解毒,所以才能驾驭。
汴京,魏王府别院,王安石摩挲着画卷显影的诗句,指腹在"蚕室"二字反复流连。月光透过格窗洒在他新添的白发上,映出案头密报里刺目的一行:"查元祐三年司天监笔录,三月初七紫微垣偏移,主皇室血脉有瑕。"
"相公可记得当年辽使进献的雪山参?"魏明旭掀帘而入,玄色大氅沾着夜露,"那参根须里嵌着辽国秘制的牵机蛊,先帝因此病中下诏削减青苗法试点。"
他忽然扯开衣襟,心口解过的毒,还留有毒斑痕迹。"当年魏王妃诞下死胎是假,真世子被种了毒送往民间。上月我在仙居镇无意中解了此毒。"
王安石猛地站起,茶盏在青砖上摔得粉碎。二十年前他任群牧司判官时,确实经手过一批辽国贡品,其中就有送至魏王府的药材。"你就是当年那个被送走的真世子?"
"明日早朝,老夫会奏请官家重审韩遇龙叛国,勾结西夏一案。"他蘸着茶水在案上画出三个名字,正是当年主张弃用青苗法的旧党核心,"魏王若能提供些陈年旧事的佐证……"
魏明旭躬身退入阴影。多年来身为暗香阁门主,他与各方势力周旋,哪怕自己恢复了现代的记忆,他仍然能利用自己的不同身份在官场与江湖中游刃。
#创作挑战赛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