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高校教师,未来有多难?
教育观察者
2024-09-25 15:44:49

经历30载读书,本硕博,终于入编成为高校老师。龙班很有幸成为青椒中的一员。但是我个人是在教育企业工作好几年的人,和纯系青椒略有不同。

很多人眼里的高校教师,都是具备了五项基本福利的人,分别是薪资高、工作稳、寒暑假、受尊重、好嫁人。

这成为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高级追求。

其实真正的大学老师,是有区分的,主要分为了干事的,躺平的。

网上流传的大学老师未来压力大,主要是说给躺平人的。在大学躺平,这是很多大学老师的现状,科研不想搞,上课照书念,假期照样休,工资不少赚。

图片

现在也许还能躺平,但未来可不一定。

大学教师普遍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社会阅历少

这里不做更多的描述,校园生活毕竟和社会是两种不同的生活。但这个缺陷也为未来大学老师的就业难埋下了因果。

博士逐年扩招,四五年将颠覆高教行业

官方有一组数据,需要了解一下:

目前博士在校生61.2万人

目前博士毕业生:2023年的数据,应届博士毕业生达到7.52万人,加上往届延续毕业的博士,共有超过8万名博士毕业生。此外,还有2万多人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2023年整体上超过了10万人获得博士学位2024年,相关数据显示预计12.58万应届博士将毕业。这个数据将会逐年增高。

博士生就业数据:2023年的博士生,官方在发布会上有一个明确的数据说明,十万余博士生,其中逾两成到企业工作。这也就是说明,高校工作的选择是博士生的大头。

而高校教师岗每年都会新增10万人吗?或者每年高校教师会退休十万人吗?

这当然不是一个可能的事件。

图片

高教教师博士后是趋势,还要再卷
根据之前的官方指导信息,小学教师本科化,中学教师研究生化,高校教师博士后化。这将是大势所趋。

新的知识理念将会逐渐覆盖活在舒适圈旧的知识理念。

这是一个永恒的规律,成家之后的大学老师,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做比年轻博士更努力的事情,前浪终将被后浪拍在沙滩上。

理科老师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领域壁垒,而文科老师就不是这样了,你学了20年的计算机水平,不如一个本科生一年玩游戏的水平。这就是现实。

当年轻博士踏入高校圈,也意味着在能力面前大打折扣。如果人数众多,替代竞争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图片

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文:高校教师博士后或是未来标配

高校教师编制将会逐步收回

早在15年,北京市就率先提出了对现有高等学校、公立医院等,逐步创造条件,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探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对现有编内人员实行实名统计,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

......

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要加快高校教师编制岗位管理改革。深入推进岗位聘用改革,实施岗位聘期制管理,进一步探索准聘与长聘相结合等管理方式

还有就是目前现有的大学教师人事制度存在着一些管理瑕疵,这也就是为何官方部分频繁出台关于大学教师绩效改革建议的原因所在。

绩效薪资制度不健全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但是已经成为习惯的管理制度是很难重新实行新的制度的。那么谁是执行新制度的人,那就是新人换旧人。

图片

科研成果是用发量换来的

在搞科研这个事情上,学霸更有优势,但学霸一般都是去好学校,也就是985、双一流,这类学校要求很严:非升即走!说难听点就是,科研上搞不好,就滚!

那么当大量博士新人涌向高校,面对新型高精英你又不得不奋笔疾书在科研岗位上,即使跳槽科研依然是大头。

搞科研=搞自己,也就是用发量挑战工作量。

未来竞争大,流入市场的可能性很大

当博士数量提升,新的就业赛马机制就会诞生:科研牛的张三老师,你可以留下了;每天想躺平的李四,请出局。优胜劣汰是常态,所以需要面对!

流入市场,这在很多编制岗位看起来不可能,可很多事情就是由不可能变为可能的。

在国外,流入市场不在本校任职的优秀教授,有的是。一方面因为新生人口的骤降压力,高校没有学生可教,大量高校面临倒闭;另一方面,高学历人数占比太高,比不过就只能成为游荡的科研教授。

图片

那么,躺平的博士该如何?

其实有些大学老师是被动躺平的,比如哲学,想发个牛一点的哲学论题,已经全部被先贤发现了,还怎么发,论文数量就上不来;再比如体育,优质期刊太少,发文章得排三五年的队,说不定都离职了,文章都发不出来。

这些教师被动躺平,参禅悟道不如弄棒打拳!这里有两个选择,只能作为缓冲,但也不乏是好去处。

选择专科就职,定有医树仙方!

选择行政岗,逃离舒适圈!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