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用科技赋能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郑能量下午茶
2024-10-26 09:16:58

发言人:《品牌观察》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郑学勤

中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493公斤,超过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线400公斤将近25%。中国是结构性缺粮,最缺的是大豆。中国自产大豆1000多万吨,进口大豆1亿吨,90%靠进口。

如果没有大豆,中国人没法过日子。因为鸡鸭鹅猪牛羊,还有鱼都需要豆泊饲喂。没有1亿吨的进口大豆,14亿中国人的餐桌上将无肉可吃。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因此我专门给中共中央办公厅写信,建议在5.5亿亩盐碱地上种靳牌航天大豆。

靳牌航天大豆在东营盐碱地上种植,亩产645斤。在新疆盐碱地上种植,亩产800多斤。刚好可以补上中国进口1亿吨大豆的缺口,是利国利民大事。农民不愿意种大豆,主要原因是亩产低、收入低,靳牌航天大豆创始人靳振东采用航天技术,产量翻倍,解决了“两低”问题。

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除了山东、江苏两省以外,其余11个粮食主产省的农民收入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数。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也存在类似问题,除了注入文化、品牌等软产力包装外,科技赋能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必不可少。

博恩农业创始人熊新翔引入日本、以色列技术,改良种植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四川浦江猕猴桃,品质比原来大大提升,取名“万人猕”,售价150元/斤,售价比新西兰佳沛还贵。过去8年,他用六好农业标准,投资27亿元,在重庆、四川、新疆、云南等地建设了80万亩高标准农业示范基地。

1998年就读高中时就获得世界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金牌的邓志峰,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去斯坦福大学四年完成硕博连读物理学,回国后在北京怀柔包下300亩山岗,创办斯坦福农场。他像集邮票一样,收集保护开发了100多种原产中国的果蔬种子,还保护了濒临绝种的蒙古黑牛等。

过去三年时间,《品牌观察》杂志社已经找到30多位像靳振东、熊新翔、邓志峰这样的农业科技带头人。我们的目标是利用中国地标节平台,找到1000位农业科技带头人,用科技的力量共同带动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升级迭代,卖出好价钱。

注:此文为郑学勤在首届“地理标志50人论坛”上的5分钟发言。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