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冬日创作季#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与君共修,同登善域。
第十七篇:论语·阳货篇
【本篇引语】本篇共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一篇中,介绍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对仁的进一步解释,还有关于为父母守丧三年问题,也谈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等。
【原文】17•5 公山弗扰(1)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2),何必公山氏之之也(3)。”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4)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5)?”
【注释】(1)公山弗扰:人名,又称公山不狃,字子洩,季氏的家臣。
(2)末之也已:末,无。之,到、往。末之,无处去。已,止,算了。
(3)之之也:第一个“之”字是助词,后一个“之”字是动词,去到的意思。
(4)徒:徒然,空无所据。
(5)吾其为东周乎:为东周,建造一个东方的周王朝,在东方复兴周礼。
【译文】公山弗扰据费邑反叛,来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礼,建设一个东方的西周。”
【评析】公山弗扰,双字姓公山,名不狃(也作弗扰、不扰),字子泄。公山不狃和阳虎同时,都是鲁国当政者季桓子的家臣。季桓子非常器重公山不狃,派他担任季孙氏的私邑——费邑(费县)的邑宰。公元前502年公山不狃与季桓子产生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公山不狃联合阳虎一同反对季氏,阳虎兵败逃亡齐国,公山弗扰仍以费宰的身份盘踞费邑。公山弗扰大概也想有所作为,便派人请孔子前往辅助。本章对话就发生在这种背景条件下。
“畔”字,通假“叛”字,是反叛,叛乱。一般来讲,举行反叛活动,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如从开始筹划到如何集结部队。
从司马迁的记载来看,这里的公山弗扰“叛”是指以费邑做据点反叛季氏,而不是反叛鲁国。这么一讲的话,有点历史上“清君侧”的意思。
当时鲁国政坛先是季氏三桓掌握实权,后来又是阳货“陪臣执国命”,可以说是矛盾重重、错综复杂。但孔子是“退而修诗书礼乐”,在等待更大的政治舞台,成就“吾其为东周”的伟业。
“召”的本义是呼唤。一般指白衣接受朝廷(皇帝)召见并授予官职,或地方官吏接受朝廷(皇帝)召见并调动(一般是升迁)官职。由此来看,公山不狃是没有资格对孔子“召”的。
公山弗扰为什么召孔子啊?公山弗扰已占据费,为了巩固暂时取得的成果,他得网络天下英才啊。
既然公山弗扰“召”了,孔子于是就把这件事当作一道考试题,既能亮明自己的政治态度,又可以对弟子们进行一次教化。
“子欲往”,孔子只是“欲”了一下而已,如果有机会,孔子是心甘情愿为大家做事的。当然了,如果条件不成熟,孔子绝不执着,你开出的条件再优越,他也不会去的。
公山弗扰分享到这里,我们欣喜发现;对于孔子的志向,弟子们能理解吗?于是孔子就借着这件事,对弟子们进行明示。“子欲往”就成了考察弟子们能否理解老师的一道试题。
一听说老师“欲往”,孔门的大师兄子路同学表态了——“不说”。
这里的“说”,通假“悦”字,“不悦”就是心里不高兴了。费畔”应该发生孔子没出任中都宰之前的这段时间,孔子是“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没有人愿意任用孔子。
文武周公治理时期的社会就是孔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孔子的理想就是要让天下再恢复到那个时期的社会。不过,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孔子要实现这种理想很困难,但是孔子矢志不渝,“知其不可而为之”(第14•39章),对于可以寻找到每一个机会都想尝试一番。当然,孔子并不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委曲求全,他非常注重于道,讲究的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第11•24章)。
相对来讲,子贡的意愿不那么强烈,看问题能够更为客观和冷静一些,对社会现实认识得更为清楚,也能直面阻止孔子。像公山弗扰这样的叛乱者不会是有道的执政者,也不可能去建设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由此也可以看出,孔子也是常人,也会犯常人所犯的各种毛病。
当然,公山弗扰不会推行孔子的道,孔子最终也并没有去追随公山弗扰,但我们从这一则也可以看出孔子推行自己理想的艰难。
通过这次和子路同学的对话,孔子明白的告诉弟子们,他的人生追求是什么——他能够转变这个社会风气,跟他学习,就要学习他的这种圣人情怀!
子游能教化一座武城,而孔子可以教化整个东方了,前提是真的有“用我者”,坚持正确的理念,没有机会,就不动;有了机会,就全力以赴,这才是最高明的。
“儒”的定义,是做一个社会需要的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奉献。如何得到这样的机会啊?在现代信息化发达的社会,“待贾而沽”是一种选择;“毛遂自荐”也可以尝试。人只要是有一颗愿意为社会服务的心,这两种做法,我觉得都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