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的大爱无言
马应福
2024-09-09 09:21:38

詹天佑(1861年—1919年),汉族,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wù)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童年赴美留学

清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七(1861426日),詹天佑诞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曾祖父詹万榜,因经营商业,携家眷自徽州府婺源县到广州府定居。父詹兴洪,以代写书信刻印章谋生。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年仅11岁的詹天佑考进了幼童出洋预备班。同年,随容闳乘轮船由香港出发抵达上海,在预备学校进行“番书”(英文)的强化训练。18728月,包括詹天佑在内的第一批学生30人远赴美国。

詹天佑在美国读书期间,兴趣广泛,表现出让美国同学惊异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课余时间,他阅读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作家的文学作品。他还喜爱游泳、滑冰、钓鱼、打球等各种体育活动,特别喜欢打棒球,甚至一度成为中国留学生代表队—中华棒球队的队员。这支球队曾同旧金山附近的一支半职业队进行过一场表演赛,詹天佑的表现得到对手和观众的称赞,很多美国人都很震惊:长辫子的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其实在球场上并不差。

清光绪七年(1881年)为耶鲁大学优秀生联谊会会员。在耶鲁大学毕业(当时耶鲁修业期限为三年)。原定继续实习研究三年之计划未能进行。毕业论文题目为《码头起重机研究》。毕业后立即回国。当时清政府下令提前撤退留美学生,1881年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只有二人,另一个为欧阳赓。回国后,他被派往福州船政局后学堂学习海军轮船驾驶,因成绩优异,得五品军功。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开平矿务局留美同学邝孙谋介绍,詹天佑到天津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从事塘沽到天津铁路铺轨工程。从此,詹天佑走上科学救国的“中国铁路之父”的道路。

“中国铁路之父”

在修建唐山铁路的时候,詹天佑亲临工地,与工人同甘共苦,用了七十多天的时间就竣工通车了。唐山铁路在开滦煤矿唐山矿13号井东面,从一个上百年的涵洞里穿越而出,从唐山市区主干道新华道下穿过,全长十二公里。这就是中国第一条国际标准轨距铁路,它最初是从唐山矿修到丰南胥各庄,至今仍是京山铁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891年年初,在洋务运动的时风中,清廷重臣李鸿章受命在山海关设立了“北洋官铁路局”,他的得力助手周兰亭、李树棠总揽筑路事务,全力以赴修建关东铁路(古冶—山海关—中后所—奉天等)。虽然朝野中的洋务派和顽固派对政府修建铁路一直争论不休,但李鸿章在1892年已经和开平矿务局的英国技师金达签下了协议,着手修建关东铁路第一段由古冶到山海关的铁路。其实,早在1881年,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唐胥铁路就已运营,虽然马拉蒸汽机车一度成为闹剧,但那时中国的铁路业已经蹒跚起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这条铁路延伸到滦河岸边时,奔腾咆哮的滦河水使修路的步伐戛然而止。面对宽阔的河面,踌躇满志的金达邀请世界一流的英国铁路专家喀克斯,信心十足地指挥着施工架桥。可是滦河下游河宽水急,河床泥沙很深,地质结构复杂,桥墩屡建屡塌,众人一筹莫展。高傲的英国专家在架桥环节屡次受挫之后,最终将这块烫手的山芋转嫁给了德、日专家,但工程还是以失败告终。

工期将至,金达想起了詹天佑。各国专家建滦河大桥失败之后,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建造,他详尽分析了各国失败原因,又对滦河底的地质土壤进行了周密的测量研究之后,决定改变桩址,采用中国传统的方法,以中国的潜水员潜入河底,配以机器操作,胜利完成了打桩任务,建成滦河大桥。

京张铁路为詹天佑主持修建并负责的中国第一条铁路,它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1905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时间不满四年。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

为发展商业,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詹天佑被派主持修路,先任总工程师兼会办,后升任总办兼总工程师。该路自北京至张家口,穿越军都山脉,地形险峻,工程异常艰巨,为通往西北之要道。为争夺修路权,英、俄两国相持不下,清政府决定自力修筑,但缺乏信心。外国人纷纷议论,认为中国无力完成此路修筑工程。詹天佑则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他面对着外国人的讥讽,以大无畏气概,率领全体筑路人员,知难而进,齐心为国争光。他在报告中称:“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可早享一日之便利,外人亦可早废一日之觊(jì)(yú);而路工之难,亦实为向来所未有。”

詹天佑先生领导修建京张铁路的卓越成就,为当时深受侮辱的中国人民争了一大口气,表现了我国人民伟大的精神和智慧,昭示着我国人民伟大的将来。

詹门家风

詹天佑是近代著名的科学家,但同时,他还是一名礼敬妻子、关爱儿女亲属的模范一家之主,其治家之道一直被世人所称道。

1887327日,26岁的詹天佑和19岁的谭菊珍在双方父母的主持下,在澳门成婚了。夫妻感情很好,长女詹顺蓉于1888117日出生了,之后,谭菊珍又连续为詹天佑生了2个女儿和5个儿子,一共53女,8个孩子。

一家人虽然颠沛流离,但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詹天佑的8个子女都出生于不同的地方,他们分别出生于广州、直隶林西、山海关、锦州、北京五地。铁路修到哪,詹天佑夫妇就把家安在哪。

詹天佑夫人谭菊珍平时吃饭较慢,常常饭未吃完,饭菜先已冷了,詹天佑就专门设计订造了一套保温餐具,供夫人专用。詹天佑的外侄女谭韫(yin)玉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谭菊珍常年有肺病,卧病在床,常常咯血,久治不愈,无法照料丈夫生活。有人巴结詹天佑,要给他找个小妾,被詹天佑坚决拒绝了,他坚持细心地照料妻子,继续维持专一的爱情。

詹天佑对儿女等亲属十分关心。他在托美国朋友布雷肯里奇教授邮寄科技图书的同时,还专门嘱咐其给自己的孩子们寄来他们最喜欢收藏的美国硬币。他送长子詹文珖(guang)、次子詹文琮(cong)到耶鲁大学留学。其儿女长大后都事业有成。尤其是二子詹文琮继承了父亲的事业,1918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投身铁路事业,人称“小詹天佑”。他曾任广东省粤汉铁路工务处处长、湘鄂粤全线粤汉铁路工务处副处长;抗战期间,詹文琮在株洲至萍乡间抢修被日机炸毁的铁路,因劳累过度病逝。国民政府以詹文琮因公殉职通令褒奖。

詹天佑言传身教,努力发扬奉献国家、勇于创业、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好家风。后人中涌现了大批优秀人才,如三子詹文耀、四子詹文祖均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五子詹文裕的长子詹同济毕业于北洋大学,是著名的铁路工程师,次子詹同(同渲)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是著名的漫画家。

1919424日,詹天佑因为心脏病和疲劳过度逝世在汉口。临终遗嘱语不及私,向国家陈述三事:一、振奋发扬工程师学会活动,以兴国阜民;二、慎选人才管理俄路,以扬国光;三、就款计工,唯力是视,脚踏实地建成汉粤川全路。并称,上述三事乃天佑未了之血忱,如得到国家采纳,则天佑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他逝世后,家人遵照他生前意愿,移灵北京安葬。谭菊珍一向体弱,多年患肺病,詹天佑逝世时,她正卧病在汉口俄租界鄂豫哈街9号家里。迁居北京后,她于59(1926)病逝,夫妇相差7岁,夫人后7年逝世,与詹天佑合葬于北京西郊。

詹天佑遗嘱:

一、振奋发扬工程师学会活动,以兴国阜民;二、慎选人才管理俄路,以扬国光;三、就款计工,唯力是视,脚踏实地建成汉粤川全路。上述三事乃天佑未了之血忱,如得到国家采纳,则天佑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编创:马应福 张岩)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