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发起攻击,要求在美国销售的iPhone必须在美国本土生产,否则将对在国外生产的iPhone征收至少25%的关税。
这份最后通牒是特朗普近十年来敦促苹果转移供应链的最新举措。2016年,特朗普首次竞选总统时曾向选民承诺,他将让苹果开始在美国生产电脑和其他产品。
但苹果并没有将生产业务迁回美国,而是将其从中国转移到了其他亚洲国家,包括印度、越南和泰国。据《纽约时报》报道,目前仍有80%的iPhone在中国生产,苹果几乎没有在美国生产任何产品。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苹果能在美国生产iPhone吗?可以是可以,但这样做成本高昂且难度巨大。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TechInsights的分析师韦恩·拉姆表示,如果苹果在美国生产iPhone,将迫使iPhone的售价翻一倍多,达到2000美元或更高。由于美国人口少得多,苹果还不得不购买新机器,将比在中国更多地依赖自动化设备。
“这太荒谬了,”拉姆说,“短期内,这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
曾在苹果公司担任生产设计经理九年的马修·摩尔称,转移供应链会给苹果带来一些好处,包括减少从海外运输产品的环境成本。但与必须克服的挑战相比,这些好处微不足道。
美国供应链专家认为,在2025年将iPhone的生产线转移到美国是愚蠢的。iPhone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苹果高管曾表示,10年后人们可能不再需要iPhone,专为人工智能打造的新设备可能会取代它。这样一来,苹果若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转移生产线,将“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风险。
“如果有iPhone29的话我会感到惊讶。”分析师拉姆说。他指出,苹果正试图通过制造Vision Pro等增强现实产品来颠覆iPhone。
在落地生产方面,美国的工作流程也不适配。2013年,苹果在美国开始生产Mac台式电脑时遭遇过不愉快的经历。当时,一些员工下班后离开装配线,而接替他们的员工还没有到岗,苹果不得不暂停生产。此外,苹果还难以在美国找到一家能够生产足够多所需微型定制螺丝的供应商。
相较于美国,中国能提供生产iPhone所需的大量季节性劳动力和数百万工程师。
美国供应链专家认为,中国年轻女性的手指纤细,在安装螺丝和其他微型部件时更加灵活,这使得她们成为iPhone生产线的重要贡献者。知情人士透露称,苹果最近为探讨将生产转移到美国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美国找不到具备这些技能的人。
当苹果围绕新款iPhone启动生产时,中国有数百万人能投入各地的工厂工作,通常从夏季工作到春节前。对苹果的供应商来说,季节性用工有利于降低长期人力成本。此外,在中国生产iPhone的工人通常住在与工厂相连的宿舍,工厂附近又都是零部件供应商,生产效率极高。
中国还拥有雄厚的工程人才储备。2017年,苹果CEO库克表示,中国的器械工程师人数足以填满多个足球场,而美国的人数甚至填不满一个房间。“这些都是拥有成千上万工程师的精密工厂,”苹果前生产设计经理摩尔说,“你不可能说搬走就搬走。”
为了规避美国对中国施加的关税,苹果近年来开始加大在印度生产iPhone的力度。印度拥有大量的工程师,也为工厂提供补贴,这有助于减少苹果在印度生产制造方面的支出。随着印度产量的增加,苹果对中国的依赖真的减少了吗?并非如此。
苹果仍然在中国组装iPhone内部的大部分复杂组件,包括显示屏和Face ID技术的模块。这些组件经过“子组装”流程后被运往印度,在那里像乐高积木一样被组装成一部iPhone。如此,最终成品虽是在印度完成,但大部分工作仍缺不了中国这一环。
在此过程中,苹果规避了美国关税,但对中国的依赖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