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漯河专场实录
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4-10-11 18:55:16

  10月11日上午,以“‘食全食美’向新而行建设优势再造形神兼备的现代化食品名城”为主题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漯河专场在郑州举行。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媒体记者围绕漯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密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引聚工作、中原食品实验室建设、文旅融合赋能城市发展等方面积极提问。市委书记秦保强,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常英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乔彦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明超逐一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现实录如下:

微信图片_20241011134132.jpg

  【关键词】漯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密码”

经济日报记者:我们关注到今年上半年漯河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位居河南省第一。请问,漯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密码”是什么?

 乔彦强: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您问到漯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密码”是什么,我觉得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稳住基本盘、创造增长点、建立好机制”。

第一条,稳住基本盘,就是千方百计稳产业,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深入实施优势再造战略,加速推动食品、盐化工、农牧、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优势常优、优势更优”。农业方面,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优势,扎实推进“三链同构”“农食融合”,粮食单产稳居全省前列,总产稳定在180万吨以上,加工转化率全国领先。以双汇、正大全产业链项目为龙头,大力发展集约、规模养殖,猪牛羊禽肉类产量的增速连年居全省前列。工业方面,加快推动现代食品、新材料、先进制造三大产业集群、“11+8”产业链聚链成群,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2023年增长7%、居全省第4,今年前8个月达到11.4%、居全省第2。占据我市工业“半壁江山”的食品产业不断延链补链扩链、做大做强,现代食品产业集群获评省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投资120亿元的金大地联碱绿色转型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铜基新材料项目建成投产,化工和新材料产业成为新的支柱。服务业方面,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全面落实惠企帮扶政策,持续开展促消费活动,市场主体不断壮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增长6.2%、居全省第6位。客货运周转量增速保持全省领先,5家企业入选全国冷链物流百强,获批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漯河港货物吞吐量的增速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现场交易额和线上线下采购额连年攀升,今年(第二十一届)达到489亿元。

第二条,创造增长点,就是加快培育新动能,形成持续快速发展的硬支撑。积极实施换道领跑战略,系统推进“六个增长点”“十大增长领域”,政企联动谋划项目,三年累计入库“四上”企业900家、亿元以上项目679个。坚持项目为王。建立“四大办”统筹会商机制,动态调整完善总投资2.2万亿元的重大项目储备库,其中产业项目1.2万亿元以上;扎实推进“三个一批”活动,批批先进,第十一期、第十二期综合评价分别位居全省第5和第3位,圆满承办全省第十四期主会场活动;双汇第三工业园、卫龙四期等249个“三个五百亿”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15.2亿元。三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全省领先位次,今年前8个月增长10.3%、居全省第3位。坚持创新为先。超常规大力度建设中原食品实验室,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催生科技型企业110家、开发各类新品200余款。积极应用新技术、推广新模式、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利通液压拓展超高压流体技术在市政管网疏通和食品灭菌等领域应用,隆谷食品利用AI爬虫技术探索“互联网+食品制造”商业模式。坚持招商为要。建立“六职+全员”招商机制,投资20亿元的正大(漯河)超级食品工厂开工建设,总投资50亿元的塔格糖健康食品项目一期和日产24万罐宠物罐头、20万袋猫条的中誉宠物食品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招商项目建成投产。

第三条,建立好机制,就是高效闭环抓落实,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牢固树立“聚焦高质量,奋勇争第一”的鲜明导向,建立完善周交办月讲评工作机制,聚焦经济运行、项目建设、营商环境等10项重点工作,一周一交办、一月一讲评、一季一总结,形成“交办—督办—销号”抓落实闭环。持续用好重点项目、万人助万企、城建交通、招商引资、安全稳定五个周例会,聚焦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难题协调调度、及时打通发展堵点难点,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关键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新社记者: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请问,漯河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跑好新赛道的?

秦保强:我们以全国食品创新高地和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两个高地”建设为载体,围绕“五个方面”发展食品产业新质生产力。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明确新目标。全面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大食物观、大健康观的重要论述,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创新精神前瞻布局,以制度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抢占前沿赛道、引领创新风口,全食品领域、全食品产业、全食品链条向新而行,加快完善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以食品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围绕“三大主攻方向”攻克新技术。深化营养健康研究,推动“益生菌+”赋能、天然色素代替等,发展“三减三健”功能食品、有机食品、优质蛋白等,让人民群众吃得更加安全、更加健康、更加营养、更加放心;深化食药同源研究,多学科交叉融合,落地优德中大大健康产业园、特医油脂项目等,延伸特医特膳食品产业链,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深化未来食品研究,食品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积极构建食品领域人工智能垂直大模型,加大工程化食品等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关键工艺攻关,占领未来食品制高点。三是“四篇文章”一起做发展新业态。引导食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创+食品”“韵味+风味”“场景+美食”“故事+非遗”融合推动食品文化传承创新,以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食品国际合作产业园、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为牵引推动食品知名品牌汇聚,精心推出“漯河宴”、提炼升华“漯河味道”,叫响“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城市品牌,加快向美食名城转变。四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构建新格局。中原食品实验室研究生院开始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首期本科生已入学,职业教育特色明显,成为食品人才培养“蓄水池”;河南食品科创园即将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先进的食品研发、中试、成果交易、孵化、转化集群,联动中原食品实验室这一国内最大的综合性食品科研机构,科研高度、产业厚度和人才匹配度有机结合,高水平科研、高质量教育、高层次人才融合互动。五是塑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展现新担当。选拔重用具备创新思维、敢于创新担当的干部,建立创新容错免责机制,激励干部改革创新、担当有为。实行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科研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归属机制等,支持科学家带着科研成果创新创业,让人才成就事业、让事业激励人才。支持科创金融服务科研成果转化,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营造激励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关键词】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我关注到漯河出台了35条人才新政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想详细了解一下,漯河在人才引聚方面的做了哪些工作,另外,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

常英敏: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漯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第一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全国食品创新高地和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战略目标,坚持人才项目与产业项目一同谋划、高层次人才与高能级平台一同引育、人才发展大生态与用人单位小气候一同营造,收到良好成效。目前我市已形成23名院士为引领、147支科学家团队为骨干、30余万名各领域人才为支撑的大人才格局。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在精准引聚人才上下功夫。坚持产才融合,围绕三大主导产业、“11+8”产业链绘制人才图谱,聚焦目标人才,提升产才供需精准度。注重机制创新,实行“柔性引科学家+刚性引科研团队”“政录企用”等机制,以用为本引聚各方英才。实施“百千万”引才、食品实验室引才等六大专项行动,举办“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食品领域专场招聘活动,一大批领军人才和北大清华学府才俊落户漯河,引才工作实现量质双提升。

二是在提升人才平台能级上下功夫。突出中原食品实验室龙头作用,制定出台了《以中原食品实验室为核心 营造最优人才生态 进一步加快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建设若干举措》,也就是刚才提到的35条措施,每年列支1亿元以上的专项经费,保障专项编制,汇聚了14名院士、29位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为代表的22支顶尖团队。突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形成了院士领衔的中原食品实验室、氟硅新材料研究院、双汇肉制品技术创新中心、际华皮革皮鞋研究院、贾湖文化研究会等重点创新平台和一批重点企业研发中心为骨架的“5+N”创新平台体系,集聚了23名院士、147名科学家。突出科教融汇关键作用,深化与中国农大、中科院等名院大所及省内高校战略合作,做实共建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促进产学研用高效融合、高层次人才加快集聚。

三是在促进人才创新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围绕人才创新创业和价值实现,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合体,成立5亿元科创基金,制定成果转化容错免责工作指引,完善“实验室+研究生院+中试基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园区”全链条科研转化体系,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目前,我市孵化出的快乐酸奶、益生菌宠物主粮等转化产品成为市场爆品。

四是在营造最优人才生态上下功夫。制定出台“1+20”一揽子人才政策措施,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医疗保健、编制服务、薪酬模式、资金支持的“六可选”服务保障措施,上线运营“人才政策计算器”,建成投用“一站式”服务平台,营造了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下一步,我们将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坚持科技、教育、人才一体推进,扎实开展人才引育留用“四大工程”,加大刚性引才、柔性用才、项目聚才力度,持续营造“六最”创新生态,源源不断聚揽英才,为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和“河南百万英才汇中原”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键词】中原食品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河南日报记者:我们关注到,中原食品实验室自建成运行以来,在食品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请介绍一下具体情况,下一步中原食品实验室还将有哪些发展目标和工作举措?

秦保强:中原食品实验室立足“人才高地、创新之源、食品未来”定位,打造“顶天立地”创新体系,带动漯河创新全面起势、发展生机勃勃。一是以新实验大楼建成启用为标志,全国食品创新高地、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取得新突破。瞄准“殿堂级实验室”目标,推动高能级创新平台、重大“独门绝技”设施设备、检验检测等创新资源要素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汇聚14名院士、29位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为代表的22支顶尖团队,科研人才层次高、聚合力强。实行双职双聘、专职专聘、连股连心等机制,赋予科学家决定性技术路线决定权、资源调度权、团队组建权,科研人员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释放。探索产学研共建、省内省外双首席、创新创业融合等“六大创新模式”,出台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容错免责机制等,吸引院士40余人次、知名专家200余名来漯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食品创新策源地的知名度大大提升。二是以构建“顶天立地”创新体系为目标,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坚持“顶天”攀科技高峰,参加国际性会议研究全球食品前沿领域,先后荣获2023年度、2024年度中国乳业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2023年度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特等奖等,累计突破食品前沿领域关键技术16项、发布代表性科研成果25项。坚持“立地”促成果转化,组建中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设立5亿元的科创基金,打造一站式综合性科创服务空间,市场化、专业化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实验室已有的特医油脂成果填补了省内行业空白,益生菌宠物食品成果补齐了“食品+”产业链条,另有42家优质企业成为实验室成果转化重点企业;实验室攻克塔格糖世界性工艺难题,建成中原地区最大的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央视《新闻直播间》以“走出实验室的‘新质生产力’”为题做了系列报道。三是以创新思维推动创新事业,开放合作共享取得新突破。坚持平台共建,立足漯河、服务河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与中国农业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6所高校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合作共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与世界五百强路易达孚、双汇、正大等20家企业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坚持人才共育,出台高层次人才“六可选”政策和进一步加快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建设35条举措,创新“柔性引进科学家+刚性培育团队”机制,汇聚了省内6所、省外9所高校以及相关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坚持成果共用、以服务企业带动产业为目标,先后为双汇、伊利等280余家食品企业提供技术服务380余次,与企业联合开发的功能性“快乐酸奶”、“科学家酒·乐荷酒”、“酒伴肝康”固体饮料、调节肠道小分子肽的“新肠态”等30余款产品引爆市场。

  下一步,实验室将锚定国家级创新平台和“殿堂级实验室”目标,强化创新要素集成赋能,构筑食品领域创新“最强大脑”;强化创新创业相互融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米”;强化创新领域标准建设,打造带动产业升级“最强引擎”;强化更高质量开放共享,营造鼓励支持创新的最浓氛围,尽快做到“在世界食品创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文旅融合赋能城市发展

香港商报记者:河南文旅越来越热,漯河也培育了“沙澧河万灯迎宾”“千机飞只有漯河”等文旅品牌。我的问题是,在文旅融合赋能城市发展上,漯河做了哪些有益探索?

马明超:漯河市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锚定省委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坚持“文化点亮城市,产业彰显特色,创新引领未来”,以贾湖文化、许慎文化、食品文化、商埠文化“四大文化”为核心,持续提升“七大文旅”项目,创新开展“十大精品”活动,文旅产业正逐渐成为漯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接待游客3017.8万人次、增长1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9.9亿元、增长22.5%。

  近年来,漯河市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正在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新”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我们深度挖掘四大文化内涵,彰显文化自信,助力经济发展。贾湖遗址博物馆开馆,贾湖文化研究会成立并运营,成功举办纪念贾湖遗址发掘40周年暨第二届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贾湖遗址第九次考古发掘发现中原地区最早的环壕聚落,再次印证了贾湖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世界性的标志意义;连续举办四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邀请19个国家和地区的450余位学者参会,央视《典籍里的中国》栏目专题推介许慎故事,“三月三拜字圣”祈福活动开创弘扬许慎文化新路径;我们市还打造了漯湾古镇、河上街景区,重现了八方辐辏(còu)的商埠盛景,展现了开放包容、自强不息的商埠文化特质;“漯河宴”“漯河味道”成为新的“文化体验”,食品文化浸润食品产业提质升级,“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成为城市文旅重要品牌。第二,我们注重示范引领,突出“七大文旅”项目,不断推动城市出圈出彩。贾湖遗址保护开发带动周边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村遗一体、美美与共”的新模式成为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组织开展汉字文化研学游活动,促进许慎文化具象化活态化传播,许慎文化园成为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沙澧河文化风光带亲水融绿,千机飞“只有漯河”火爆出圈,万灯迎宾、汗血宝马、沙滩夜宴、非遗市集等业态集聚,四季五场灯会常态举办;漯湾古镇天天有演出、月月有主题,成为夜游打卡目的地;河上街景区“一园三馆四街”扩容提质,被评定为河南省首批夜经济集聚区、全国旅游研学基地;食尚年华田园综合体“花世界”精彩纷呈,“一年花常在、四季花不同”的品牌形象初步成型;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正在优化规划设计方案。第三,我们坚持创新创意驱动,持续丰富业态体验,充分激活产业动能。组建文旅集团围绕文旅全产业链谋篇布局,成立文旅文创产品研发中心,发布百款“漯河礼物”文创精品,推动文旅文创产业市场化、可持续发展;举办食品文化旅游宣传月、全国夏季村晚等主题活动156项,引爆节日旅游市场;先后承办第11届东亚空手道锦标赛、全国青年拳击锦标赛、省长杯校园足球赛等高水平体育赛事,“跟着赛事去旅行”让赛事流量变为经济增量;推出贾湖文化探源之旅,经典南街寻梦之旅,美味漯河亲子之旅等多条旅游线路,全市景区实现了精品活动互动、文化内涵互补、旅游功能互促、交通空间互联,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漯河正在成为全国知名食品文化旅游目的地。

  今年以来,央级媒体先后80余次报道我市文旅产业的精彩表现,各大主流媒体纷纷以文旅为背景介绍漯河,增强了我们的发展底气,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漯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借此机会,诚挚邀请大家到漯河旅游、体验和指导,一起感受今朝漯河的青春活力!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从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来源:漯河发布

编辑: 李宗宽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