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豫博里的中国丨穿越古今的天籁之音
河南日报文旅新闻
2024-11-12 18:42:07

  

       文物名称:骨排箫

  所处年代西周初期

  器物规格:13根禽类腿骨骨管组成,最长管32.7厘米,最短管11.8厘米

  出土地点: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

  馆藏单位:河南博物院

  “骨排箫是西周初期音乐文物,1997年出土于河南省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骨管中空,内有淤泥填塞,出土时管身有明显的人字形带束痕迹。”11月12日,在河南博物院展厅,讲解员马文笛向游客讲解骨排箫的有关知识。

  排箫是由一组管子构成的吹管乐器,管子是按由长到短或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吹奏时,气流进入管中振动,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我们现在看到的骨排箫由长短递减的13根禽类腿骨骨管组成,最长管32.7厘米,最短管11.8厘米,上端平齐,下部由短到长倾斜,成排固定在一起,造型轻灵。”马文笛介绍。

微信图片_20241112172215.jpg

  据记载,排箫音色醇美清澈、飘逸悠扬,既能独奏,又可合鸣。郑州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几千年前的古人能做出这么精致的乐器让人不可思议,而且他听过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用仿制骨排箫吹奏出的曼妙乐音,真可谓“排箫声起,乐动千年”。

  这种乐器是如何演奏的呢?“吹奏时,应左右手各执于一边,低音(长管)在左,高音(短管)在右。骨排箫的吹孔,多数为敞开的圆孔,吹奏者可根据吹口的角度和力度对乐器的音高、音色和音量进行调整;左右平移吹出音阶式旋律。”马文笛说。

  值得一提的是,太清宫长子口墓共出土了四件骨排箫,河南博物院展出的骨排箫是其中保存最为完好、骨管数目最多、最为精致的一件,其编管规范、选材精细、制作精良,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骨质排箫,填补了我国排箫只有甲骨文记载而无实物的空白。

微信图片_20241112172230.jpg

  马文笛告诉记者,有很多游客好奇古人是如何发明排箫的,据专家推测,7000多年前先民在经过竹林时,发现了一根被风吹断的半截竹子在风中摇曳,同时还伴有声响,于是有人砍断竹管,一手握竹,另一只手捂住竹管底部轻轻吹奏,竟发出美妙的乐音,其他人纷纷效仿起来,最早的“单管排箫”由此产生。但单管排箫有很大的局限性,每个人只能吹奏一个固定的音,一首乐曲的演奏,往往需要很多人协作,后来人们发现把这些音管排列好,捆绑起来就能组成一个能演奏完整音阶的乐器,排箫由此诞生。因为音管长短不一,排箫也被叫作“参差”,成语“参差不齐”就是来源于此。

微信图片_20241112172238.jpg

  空灵细腻的乐声正是历史变迁吹奏出的乐章,一次又一次的更迭产生了无限的力量,创造出人类生命的灿烂和辉煌。“骨排箫的出现,对我们了解、研究西周初期音乐史的演变和发展、音阶的时代规律和性能,研究乐器编列及艺术审美、乐队组合及社会转型等方面课题,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马文笛说。

微信图片_20241113165240.png

  总策划:刘雅鸣 孙德中

  总监制:张学文 王九位 马萧林

  策 划:翟红志

  统 筹:方 舟 董 娉 荆书剑 刘 竞

  执 行:温小娟 鹿继敏

  记 者:杜军

  设 计:张燕

编辑: 杜军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