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创伤和受害者想象:“中国威胁”在特朗普特权民粹主义中的作用 | 国政学人
国政学人
2024-08-22 21:04:02

创伤和受害者想象:“中国威胁”在特朗普特权民粹主义中的作用

作者:Alexandra Homolar,华威大学国际安全学教授,研究领域是国际安全,主要研究兴趣是语言、安全和政治心理学的交叉领域,以及美国的国防和安全政策;Juan Alberto Ruiz Casado,威尼斯大学语言学和比较文化研究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美关系与特权民粹主义的理论概念。

来源:Alexandra Homolar and Juan Alberto Ruiz Casado, “Imaginaries of Trauma and Victimhood: The Role of the ‘China threat’ in Trump’s Populism of the Privileged,”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ublished online: 6 June, 2024, https://doi.org/10.1177/13691481241259383.

导读

目前,2024年美国大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前总统特朗普遭遇枪击事件以及现任总统拜登退选等一系列变动加剧了美国政治的不确定性,使得特朗普有可能卷土重来,再度入主白宫。在枪击案发生之后,部分博彩数据显示,特朗普胜选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例如,在政治博彩网站Polymarket上,特朗普赢得11月美国大选的概率一度从此前的60%飙升至71%。目前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整体保持领先,虽然RCP平均值略微下降至47.7%,但仍高于哈里斯的46.5%。综上,特朗普有更大的可能性赢得大选。因此,回顾特朗普时期的特权民粹主义及其如何影响美国对华外交政策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基于美国政治话语中所谓的“中国威胁”,通过引入特权民粹主义概念,分析了地位丧失的叙事如何塑造集体创伤和受害者的感知,解释了即使在支持者来自相对特权群体的情况下,特朗普的反华民粹主义为何能引起共鸣。这一研究揭示了民粹主义叙事以受害者为中心的特征,展示了失去地位的想象在民粹主义中的强大作用。

引言

国家在全球事务中丧失地位的表象在民粹主义话语中扮演什么角色,它与国内和国际政治话语中敌意的构建有何关联?为了更好地理解国际定位与民粹主义动员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探讨了将各种“精英”群体聚合成对“美国人民”统一伤害来源的话语,特别是中国如何与其他的国内和国际精英一道,成为美国国家安全和公众福祉的威胁,从而构建出一个被剥夺了其国内和国际应有地位的美国“弱势群体”身份。具体而言,文章在第一部分介绍了特权民粹主义这一概念,并以此作为文章的主要理论视角,还解释了特权民粹主义与其他理论概念(如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民族受害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解读了特朗普民粹主义话语的“中国威胁”叙事,特别强调了“美国及其‘人民’在中国以及与中国有关的各种国内和国际“精英”手中遭受了不公正的苦难”的叙事主线。第三部分探讨在民粹主义话语中,集体创伤如何在相对特权群体中体现。本文旨在揭示所谓的“中国威胁”在特朗普特权民粹主义中的作用,以及其对美国人认知的影响。通过对这一话题的探讨,作者为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和民粹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

特权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是政治动员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话语,其结构围绕着“人民”与“精英”之间的基本对立。然而,大多数实证研究并未证明民粹主义政党的多数选民在就业、收入、社会阶层或教育方面低于平均水平这一假设。将“人民”描述为弱势群体,并不一定反映了这一群体在社会学和政治学上的无特权地位。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有关学者在2023年提出了特权民粹主义的概念。特权民粹主义是指在民粹主义话语中,相对特权群体将自己描绘成为被剥夺地位的受害者,以此来掩盖他们在社会和国际上的相对优势地位,并通过强调集体创伤将异质群体团结在一起,使他们感到由于国内和国际精英的勾结,他们共同享有的特权受到了威胁。特朗普的反华民粹主义符合特权民粹主义的定义,他将相对特权和支配群体描绘成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受害者,同时将外部势力描绘成对他们的威胁。具体而言,特朗普作为特权民粹主义的代理人,声称中国“威胁”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对“普通美国人”造成了伤害,从而构建他们的“受压迫者”这一弱势群体身份,掩盖了美国人民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

必须强调的是,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策略。民粹主义在处于底层的人民和处于统治地位的精英之间构建了一种纵向对立,而民族主义则建立了一种群体内/群体外的二分法。文章认为,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存在交汇点,共同将“本国人民”塑造为弱势民族群体,从而促进了“民族受害者身份”的出现。特权民粹主义者把以前不太成功的国家的崛起说成是对相比之下享有特权的国家和社会的威胁,这种说法强化了“民族受害者身份”,助长了危机感,而危机感正是民粹主义逻辑的核心。因此,特权民粹主义是由以下认知推动的:国际秩序的特权国家的人民认为以前的优势地位已经大幅下降,或者害怕这种下降在未来发生。因此,旨在减少国际社会结构性不平等的行动威胁了现有特权国家,被认为对“真正的”人民是不公平的。特朗普的特权民粹主义建立在集体创伤和受害者的叙事之上,形成了试图解决历史不平等等同于获得不公平优势的逻辑。

特朗普民粹主义话语中所谓的“中国威胁”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将中国描绘成在国际秩序中军事、经济、技术或政治等多个领域的所谓的挑战者。但在特朗普就任总统之前,中国很少被描述为主要安全威胁。虽然“中国威胁”的概念在美国外交和安全政策史上频频出现,但特朗普的“中国威胁论”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他将这些内容牢牢地置于民粹主义的框架内,优先构建了“人民”与“精英”的对立,以此作为美中关系的特点。虽然特朗普的民粹主义话语经常把中国描绘成美国的“敌人”,但他不是将国家本身定性为对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挑战,而是构建一种受压迫的美国人的身份,即美国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成为受害者,被置于不公正的境地。

特朗普的反华民粹主义叙事主线之一是把中国描述为所谓的“操纵者”和“窃贼”,声称中国挑战了美国应有的全球优势地位,“剥夺”了“真正的”美国人民在国内外应得的东西。除了塑造国内的“人民公敌”,这位前总统的民粹主义实践通常与民族主义话语交织在一起,将“人民”的利益表述为受到外国“权力集团”和强大“精英”的损害,而中国经常是所谓的主要“肇事者”。经济方面,特朗普指责中国利用美国社会的开放性,持续不断地进行所谓的“知识产权盗窃”、“非法产品倾销”或“毁灭性的货币操纵”,并多次将中国的贸易行为称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就业盗窃”。国家安全方面,在2017年,特朗普政府已正式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在特朗普的民粹主义话语中,中国构成的“威胁”不仅抽象地表现为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而且直接影响到普通美国人的国内生活。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美国政府指控中国在多个问题领域对美国人民构成“威胁”。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美国的疫情应对工作屡遭挫折,并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特朗普则把中国作为替罪羊转移国内矛盾。

特朗普反华民粹主义叙事的第二条主线是将美国外交政策想象为一系列失败,想象美国决策精英们有意伤害普通民众,将他们出卖给外国他者,剥夺他们决定自身命运和未来的主权。特朗普的反建制话语将与中国有关的问题归咎于美国国内精英,质疑外交部门的政治主导地位及其战略安排,同时还将国内政府部门和媒体组织的成员描绘成中国的“同伙”。同时,特朗普的反建制话语还表现为对国际制度的不信任,认为国际组织是中国的“工具”,不公平地将中国利益置于美国利益之上。例如,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特朗普指责世卫组织“以中国为中心”。

特朗普民粹主义反华叙事中的两条主线表明,中国并不是简单地被构建为国际竞争中的对手。相反,特朗普设想中国已经享有对美国的不公平优势,导致了美国国际地位的相对衰落。国内和国际精英默许甚至助长了美国的衰落,牺牲了处于劣势的美国人民的利益,对美国人民造成了重大伤害。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特权民粹主义的话语中,虽然美国在国际体系中仍处于优势地位,但它同时也是所谓的“中国威胁”的受害者,面临着国际地位的丧失。在国内层面,特权民粹主义将美国在国际上的受害者形象转换成了一种集体创伤。

特权民粹主义中的集体创伤

从总体上讲,美国并没有失去其在全球政治、经济或军事上的优势地位,也没有失去相对于中国的优势地位。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人民在国际上属于相对特权群体,但在特朗普的特权民粹主义叙事中,他们却反常识地代表了集体创伤。因此,民粹主义话语中对集体创伤和受害者身份的构建是一个高度情感化的过程,并不一定是对现实不公平的反映。在此过程中,民粹主义政治代理人扮演了关键角色。民粹主义领袖将强大的国际“精英”所造成的不公正痛苦投射到公共领域,使内群体与国内外外群体对立起来。在特朗普的民粹主义话语中,所谓的“中国威胁”代表着“美国人民”与一个由各种国内外精英组成的不公平和敌对的“权力集团”之间的持续斗争。这种斗争是一种社会痛苦的叙事,造成了美国人民的集体创伤。对民粹主义支持者的心理层面的研究表明,悲愤情绪,尤其是对集体丧失国际地位的感知,比经济衰退或个人层面的地位丧失都更能引发共鸣。特朗普的话语策略基于美国普通民众对集体丧失社会地位的感知,将国际地位下降构建成美国人民的集体创伤。在特权民粹主义的话语中,当弱势群体争取平等和解放时,却被通过受害者叙事将其描绘成“威胁”。而享有特权的美国人民被塑造成受压迫的少数群体,以此来合理化和合法化维持美国优势地位的政策。

结论

民粹主义研究历来关注国内领域,重点是选民动员和政治传播的内容。文章拓展了关于特朗普民粹主义及其如何影响美国对华外交政策的学术研究,表明民粹主义言论的国内关切与国际事务存在关联,将“人民”与“精英”的基本对立通过以国际为参照系的集体创伤和受害者叙事蔓延到全球领域。

特权民粹主义这一概念阐释了特朗普的反华民粹主义言论是如何在国内和国家间以反直觉的方式表达美国弱者的身份,以及为什么即使民粹主义政治代理人及其支持者来自美国社会和全球范围内相对享有特权的群体,其关于不公正苦难的叙事依然具有影响力。特朗普的民粹主义将矛头向上指向国内和国际精英,声称他们有意削弱和伤害美国人民。作为这些叙事的一个关键维度,特朗普的反华民粹主义言论将美国人民视为受压迫的弱者,而中国则是强大的“敌人”,其他国内和国际精英也在帮助中国。

这种以特权民粹主义为基础的话语策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民粹主义对集体创伤和受害者身份进行话语建构的有效性。这种叙事有效地将不同群体团结在一起,使他们感到共同的特权受到威胁,并认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精英一起伤害了“美国人民”,因此必须遏制中国。

在中美大国竞争的背景下,民粹主义叙事将国内群体描述成外部群体的受害者,往往掩盖了不平等的国际社会结构和特权制度。尽管美国在各个领域都保持着优于中国的地位并享有特权,特权民粹主义仍将美国人民视为受害者。研究民粹主义将美国人民视为受害者的过程中构建的集体创伤和受害者身份,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对中国的敌意,以及美国特权衰落和应享权利的观念之间的关系。

词汇积累

创伤

trauma

反直觉的

counterintuitive  

操纵者

manipulator

操纵者

perpetrator 

译者:欧阳昉,国政学人编译员,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校对 | 李源

审核 | 李源

排版 | 梁艺蓝

本文为公益分享,服务于科研教学,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