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从延安到红旗渠……这样的宏大主题怎样把握?| 聚焦第34届中国新闻奖
传媒行业内参
2024-11-27 10:40:25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导读

11月7日,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73件作品获奖。

《全媒体探索》围绕部分获奖作品,邀请主创人员及评审专家谈一谈创作、评审经历和感受,希冀为媒体同仁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作者:

王昊:河南广播电视台总编室办公会成员、主任编辑;

刘子豪: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记者

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的首次国内考察是,前往到陕西延安、河南安阳。在安阳林州红旗渠畔,总书记指出,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历久弥新的重要价值,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媒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河南广播电视台闻令而动,把《从延安到红旗渠》列为台重大主题宣传重点项目予以精心打造。
2024年11月7日,在中国记协公布的第34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从延安到红旗渠》获得新闻专题类一等奖。
以夹叙夹议的方式,

强化专题节目主题思想

选题确定后,如何提炼主题是关键。不同于以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单个精神的宣传,这篇报道是将两种精神结合起来进行宣传。根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描述,延安精神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红旗渠精神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如果不吃透两种精神内在的逻辑联系,提炼出一条明确的主线统领全篇,就会出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问题,甚至会跑偏跑散,无法精准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两种精神“一脉相承”的深刻论断。

主创团队把加强学习作为首要工作,前往河南省委党校、省社科联以及延安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等单位,广泛拜访专家学者,深入学习两种精神,探究其理论概念及内在联系。同时,广泛查阅党史资料,前往延安、林州两地深入采风,深入群众中感受两种精神的内在力量。

随着乐捷、杨志勇、侯秀珍、李俊生、刘弈畅等一个个“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鲜活人物的出现,他们的故事、他们祖父辈和身边群众的故事自然勾连起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众多的人们,汇聚起两种精神的共同品质,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奋斗创造的创业史和革命史。这其中既有历史精神的一脉相承,更有时代精神在今天年轻一代人身上的传承。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传,最大的特点是高度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从延安到红旗渠》开篇以大幅中国地图为底色,镜头闪回延安、林州两地,展现历史、人文、风物和历史事件,用饱含深情的语句写道:“沿着北纬36度线,从西向东,从陕北延安的宝塔山,到河南林州的红旗渠,在1:12000000的中国地图上,只有不足7厘米。图上的线段看不到坎坷,看不到风雨,看不到硝烟,看不出流血牺牲,也看不到纪念碑和人的意志,但如果是脚下的道路,延伸到生死存亡的时刻,你一路走来,会看到中国人不可战胜、不可磨灭的内在力量。”这段话奠定了全篇的基调,就是展现中国人的精气神,展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中国人所共有的气质“不可战胜、不可磨灭”。用这样的提炼覆盖全篇,对应全篇结尾处所言:“社会主义是拼出来的、干出来的,拿命换回来的。延安的后人和红旗渠的后人,需要自己开路、自己干事,自己活出精彩的样子,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都在他们的血脉中。”这样首尾相顾的议论表述,为全篇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座。

在内容展开的过程中,讲述完一段人物故事后,作者总会进行一段恰到好处的精炼评论,类似于“只要是共产党领导的地方,只要是人民掌握自己命运的地方,就会有史诗般的同一种气质”“人团结起来,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就是在深沉壮丽的中国故事里,行程万里,一脉永续。这种夹叙夹议的方式、首尾呼应的强化,使作品具有了新闻专题的及时性和政论片的深度与高度,对于深化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一脉相承”“永不磨灭”等论述起到了强化理解的作用。

以个体人物故事为视角,

展现伟大精神的不朽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在实践中凝练形成的系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基因密码”。精神不会凭空而来,而是由人来创造。习近平总书记讲,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震撼人心”。“历久弥新、震撼人心”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共产党人。

从题材上讲,《从延安到红旗渠》并不讨巧,属于洪钟大吕的主旋律题材,但我们创作越深入越发现,只要找准人、找对事,就不用担心群众不认可、不接受,他们对赓续红色精神、对看到好故事充满期待。

《从延安到红旗渠》从创意策划到上线播出历时近一年,其中对采访对象的初筛、精选、沟通、拍摄等工作就用了大半时间,接触采访500多人,拍摄素材6000分钟。片子中,乐天宇一行6人用时47天,考察陕甘宁边区,发现了南泥湾。采访中,创作团队与乐天宇孙子乐捷交流远远超过47天,用了半年之久。反复沟通后,乐捷背包简行,沿着爷爷走过的路,踏上探访延安、发现南泥湾之路。在爷爷生活过的窑洞里,乐捷和爷爷跨时空心灵对话。乐捷告诉记者,爷爷在告别家人参加革命时,曾动情地给家人演唱薛平贵出征的戏,表达自己深厚的家国情怀。这个小小的细节,让乐捷感怀,让观众动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创作《从延安到红旗渠》的过程,也是不断阅读、不断领悟、深扎基层、践行“四力”的过程。

通过主创团队不懈的努力,片子最终呈现了8个主要采访对象的故事,包括南泥湾发现者乐天宇的孙子、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乐捷,红旗渠建设领导者杨贵的儿子、退休老人杨志勇,南泥湾建设者359旅老八路刘宝斋的儿媳、延安农民侯秀珍老人,免费为800多位红旗渠修建者拍摄肖像照的林州摄影师李俊生,组织学生再次上演《黄河大合唱》的延安大学青年教师刘羿畅,时任林县县长李贵的重孙女、红旗渠干部学院青年教师李媛,在南泥湾种植推广小杂粮的延安青年干部张峰,在雄安新区建设工地上的林州建筑工人徐永飞。这8个人都是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的亲历者、见证者、传承者,他们身上的多元视角与真情实感,跨越80多年,编织成一张历史大幕,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感和“揭密感”。

通过他们的故事,观众得知,解放战争打响后,359旅在战略撤离南泥湾时,把农具埋在地下,期待着返回后继续耕种。80年后,8寸宽 6寸长的老镢头被雨水冲出来,成为侯秀珍老人的传家宝。老家在外地的技术员吴祖太和妻子先后牺牲在修建红旗渠的工地上。妻子牺牲时,他们结婚刚过100天,连一张合影都没照。10年修渠岁月,为林州培养了大量能工巧匠,也打响了林州“建筑之乡”的品牌,林州建筑队在很多地方施工,一报红旗渠的名字,对方就会给予高度信任。这一幕幕的感人故事,让人过目难忘、入目动心。

人物选准、故事选精、细节生动,让这篇主旋律专题报道具有了别样的生机和活力,红色精神也具有了真实性和亲近感。
以对比叙事的手法,

唱响精神赓续传承的“双城记”

确定好主题内容和采访对象故事后,更加考验创作团队能力的是表达方式和传播能力。主旋律新闻大专题,怎么才能做到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做到既有高度、深度,又有温度、热度,这其实比千辛万苦去采访、拍摄还要艰难。8个主要人物牵连出更多人物,这种时间、空间的“双跨越”,对结构和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延安到红旗渠》采用了两两对应、双城叙事的手法,一个延安故事对应一个红旗渠故事,四对故事贯穿全片。具体来说,上篇“天地英雄气”中,以乐捷和杨志勇相互对比,他们的祖父辈分别是南泥湾的发现者和红旗渠建设的领导者。通过他们的一路探寻,观众回到了激情燃烧的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3年时间,359旅开垦了26.1万亩土地,将“烂泥湾”变成“米粮川”,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军队自己养活自己的光辉案例。10年时间,10万林县人民奋战太行,建成全长1500公里的水利工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侯秀珍和李俊生相互对比:一个省吃俭用,6块钱凉皮都不舍得吃,在自家小院建起展览馆,把烈士的照片请进平房悬挂;一个免费为800多位红旗渠修建者拍摄肖像照,由此还引出吴祖太夫妇的故事。

下篇“自有后来人”中,以刘羿畅和李媛相互对比:他们一个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黄河,体悟《黄河大合唱》的雄壮精神,引出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捐出文物指挥棒的故事;一个为更好宣讲红旗渠故事,重走修渠路,点点滴滴体悟红旗渠精神。张峰和徐永飞相互对比:一个从城市到乡村,带领群众艰苦奋斗,让南泥湾呈现新面貌;一个投身国家重点工程,传承红旗渠精神,建功新时代。

这四组人物两两对照,有相同也有不同。故事与故事之间又通过景别、动作、运镜方式等的设计做到丝滑转场,努力使整个片子既结构清晰,又自然流畅。同时,专题片还暗含着报道内容和思想阐释双线并行的核心圈层。这种立意独特、表现新颖的节目结构,通过对精神、思想、信仰、情怀的挖掘,彰显出红色精神谱系光彩夺目的历史之美、崇高之美、人文之美。

而在具体故事讲述中,更多从共鸣共情出发,选择历史故事的现实讲述人和现实故事的主角,用人物内心独白与旁白有机交织的方式,使故事在准确生动的基础上更加走心、入情。
以精良的制作,

追求新闻专题的诗意表达

重大主题宣传,尤其是思想性、理论性强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传,要想突破传统的“理论+解说+案例”的窠臼,除了选对人物、讲好故事外,精良制作尤为关键。

在拍摄制作中,我们坚持用技但不炫技,将“真实”作为第一标准,无论是航拍、运动镜头,还是微距拍摄,都突出一个“真实”。它们与历史资料、特技等一起在片子里综合运用,力争做到浑然天成。在解说配音上,大胆采用女中音,温润细腻而又坚定有力,娓娓道来、寓意深刻,成为片子的一个亮点。针对序幕、片尾,我们也进行了专门的拍摄和设计、制作,达到电影级的屏幕效果。

在片中,无论是宝塔山上的白云流转、红旗渠畔的山峦叠翠,还是历史资料中杨贵坚定有力的言语、吴祖太夫妇照片用动画做出的合框效果,都饱含意蕴、充满诗意,为片子增添了张力,这无形中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从效果看非常值得。

值得一提的是,片尾推广曲采用的是周深演唱的《如许》,歌词与内容紧密结合,声线清澈又充满深情,把时光长河中的故事娓娓道来,深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逻辑,被众多网友弹幕点赞。

秉持精炼制作的理念,主创团队克服了选题、拍摄、制作上的重重困难。在延安拍摄期间,7月酷暑难耐,又遭遇持续暴雨,被困在宾馆无法外出;在林州拍摄时,为寻觅最佳拍摄机位,摄影师攀山越岭,几次差点滑落悬崖。正是这种深入创作的经历,让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的内核,更加深刻地体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青年洞前驻足良久,对广大青年发出的“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的号召,让主创团队更加专注地思考问题、打磨精品,让专题片在有限的时空里更好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人间奇迹,让观众能看到很多“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故事细节。 

《从延安到红旗渠》 于2023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延安和安阳林州考察一周年之际,在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客户端首推、河南卫视首播。在节目正式推出前10天,我们就开始网络端宣推,以#从延安到红旗渠# 为统一话题,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预热。节目推出后,引起中央网信办关注,全网1300多家网络媒体转载。近10位网络大V专门从不同角度点评节目。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学习强国等全国1300多家主流媒体网站和客户端纷纷在首页置顶转发、首页推荐,多条节目相关内容在微博、抖音、今日头条、B站等推出,1个月内全网总阅读量(含播放量)就达到11.7亿 。中宣部新闻局专题阅评予以表扬,网友点赞“故事感人,精神崇高,震撼人心”。

结语

河南是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有着丰厚的红色精神资源和生动的实践案例。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河南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重要讲话,挖掘其丰厚的内涵和时代价值,打造出《从延安到红旗渠》这样一部讲述中国故事的好作品,是党媒履行职责使命的鲜明体现,是新闻工作者坚持“四向四做”、践行“四力”的创新实践。

《从延安到红旗渠》在宏大主题宣传上的选题定位、流量引导、叙事结构及美学表达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和突破,对于讲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起到了启迪和示范作用,也必将激励着更多新闻工作者为党的新闻事业高质量发展而开拓创新、继续奋进。

编辑 | 探索君








欢迎投稿 / 订刊


《全媒体探索》

投稿须知


联系电话

0531—85193785

0531—85196441

0531—85196171

0531—85196449


订刊方式

每期定价18元,全年12期,总价216元

邮发代号:24-61

银行汇款户名:齐鲁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开户行: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济南分行营业部

账号: 1602001929200094247

( 汇款附言请注明“全媒体探索订刊”)

发行部联系电话:

0531-85196457/13789816360 

联系人: 赵海峰

山东省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大众传媒大厦25楼

邮编:250014

来源: 全媒体探索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