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火火哥:(同步课堂)古代中原的四方——戎狄蛮夷
火火哥
2024-09-30 11:31:19
 #创作挑战赛六期# #2024年的最后100天#  #顶端秋日创作季#  #双星计划2周年#  #火火和你学历史# 

    古代中原的四方——戎狄蛮夷 

                     张如炎

    大家好,我是火火哥,今天接着探讨历史课本背后的历史。

    西周在周幽王时期,被犬戎所灭,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东周分为两部分: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争雄,中华民族进入大交融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戎”、“狄”、“蛮”、“夷”的称呼,这是我们要搞明白的问题。        梁启超对华夏族的描述深刻而富有洞见:华夏族并非由单一民族所成,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多个民族通过交错杂居、相互接触与交流,逐渐去小异而大同,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这一观点可以从梁启超的著作中得到印证,《饮冰室合集》中明确指出:“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古代中原地区是多元一体的文明载体,中原文明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多种文明的汇聚之地归流之所。

    “戎”、“狄”、“蛮”、“夷”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用来指代周边非华夏族群的四个词汇。它们代表了古代华夏人对四周非华夏族人群的不同称呼,这些称呼不仅反映了华夏族对周边民族的认知,也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戎”、“狄”、“蛮”、“夷”这四个词汇最初是根据地理方位来命名的。华夏族将自己视为文明的中心,而将周围的非华夏族人群分别称为“戎”(西)、“狄”(北)、“蛮”(南)、“夷”(东)。这种命名方式不仅反映了华夏族对周边民族的地理认知,也体现了他们对自身文化的优越感。

“戎”、“狄”、“蛮”、“夷”

    戎(Róng)字面意思是指兵器,引申为士兵、军队,以及与军事相关的事物。在古代,戎特指中国西北部的游牧民族,如西戎。这些民族主要以畜牧为生,与农业为主的华夏族在生活方式上有显著差异。《左传·宣公十二年》提到:“《诗》云:元戎十乘,以先启行。”这里“元戎”指的是大型战车。此外,戎还被用来泛指与华夏族相对的西部少数民族,例如鬼戎、西戎等。

    狄(Dí)最初是指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后来泛指北方的游牧民族。狄人主要居住在今天的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史记·殷本纪》中提到:“殷契母曰狄。”这里狄是殷契的母亲的名字,但后来狄逐渐成为对北方民族的泛称。《左传·襄十年》记载:“狄虒彌建大車之輪。”狄虒彌是鲁国人,但名字中带有“狄”,说明当时狄人与华夏族之间有密切的交往。

     蛮(Mán)最初是指中国古代南方的各族,后来泛指南方的非华夏族群。《诗经·小雅·采芑》中有“蛮荆来威”的句子,这里的“蛮荆”指的是南方的荆楚之地。蛮字在古代文献中常带有贬义,用来形容那些未开化、野蛮的民族。《周礼·职方氏》提到:“南方曰蛮。”蛮人主要以农业和狩猎为生,与华夏族在文化和习俗上有较大差异。

     夷(Yí)最初是指中国古代东方的各族,后来泛指东方的非华夏族群。《诗经·大雅·采薇》中有“靡室靡家,猃狁之故”的句子,这里的“猃狁”是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但“夷”则特指东方的民族。《礼记·王制》提到:“东方曰夷。”夷人主要以农业和渔业为生,与华夏族在文化和习俗上也有显著差异。

犬戎 

     犬戎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对西北地区某些游牧民族的称呼,犬戎主要活动在今天的陕西、甘肃一带,活动范围大致在渭水流域以西,包括今天的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甚至延伸到今天的青海和宁夏。西周晚期,周王室逐渐衰落,中央集权减弱,地方诸侯势力崛起,社会动荡不安。犬戎趁机南下,不断侵扰周朝边境,给周朝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周幽王(前781年—前771年在位)是西周最后一位君主,他在位期间,周朝的内政腐败,外患频发。周幽王为了博得宠妃褒姒一笑,多次点燃烽火,使诸侯们空跑而来,导致诸侯们对周幽王失去信任。公元前771年,犬戎在首领孛丁的带领下,联合申侯(周幽王的岳父)进攻镐京(今陕西西安)。由于诸侯不再响应烽火报警,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晋国希望扩大自己的领土,增强自身的实力,打算迅速消灭虢国,决定借助犬戎的力量。犬戎对中原地区一直有侵略意图,晋国派遣使者与犬戎接触,双方共同制定了攻打虢国的计划。公元前655年,晋国和犬戎同时对虢国发动进攻,虢国灭亡。

    虽然犬戎一度攻破镐京,并伙同晋国灭掉虢国,但并未能长久占据中原地区。秦、晋等诸侯国继续与犬戎作战,逐步将其势力驱逐出关中地区。        华夏族与周边民族之间并非只有对抗和冲突。在历史上,华夏族与“戎”、“狄”、“蛮”、“夷”之间有频繁的贸易、联姻和文化交流。例如,秦国与西戎的联姻,以及齐国与东夷的贸易往来,都是典型的例子。

     随着历史的发展,华夏族与周边民族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许多“戎”、“狄”、“蛮”、“夷”的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通过与西戎的长期交往,吸收了许多西戎的文化元素,最终成为强大的诸侯国。

夷的演变

    古代的“东夷”特指古代中国东部的非华夏民族,主要是指生活在今山东半岛及周边地区的民族。“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说法出自清朝中期,具体是由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这里的“夷”与古代文献中的“东夷”有所不同。清朝的“夷”泛指所有外来的、非中华文明的国家和民族,特别是指西方列强。这个时期的“夷”不仅包括传统的东亚国家,还包括欧洲国家如英国、法国、俄国等。
      在古代,华夏族与东夷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战争、联姻、贸易等方式进行的。东夷虽然被视为边缘化的民族,但并没有构成对华夏文明的根本威胁。清朝中期,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对中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西方国家的军事、科技和经济实力远超当时的中国,使清政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古代文献中对东夷的描述往往带有贬义,认为他们是未开化的、野蛮的民族。这种看法反映了华夏族的文化优越感。在面对西方列强的挑战时,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中国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才能抵御外敌。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这里的“夷”不再仅仅是贬义的标签,而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对象。
     古代与东夷的交往主要影响的是地方性的政治和军事局势,如边疆的稳定和局部的战争。与西方列强的冲突直接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一系列事件导致了中国领土的割让、主权的丧失,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       
     古代的与东夷的交往虽然也有文化交流,但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学习和改革运动。面对西方列强的压力,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一些改革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洋务运动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实践,旨在通过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工业技术和教育制度来增强国家实力。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的“夷”与古代的“东夷”虽然都使用了“夷”这个词,但其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清朝时期的“夷”更多是指西方列强,强调的是学习对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以应对国家面临的外部威胁。而古代的“东夷”则更多是指特定的地理区域内的非华夏民族,主要涉及的是文化、政治和军事上的地方性互动。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