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
传媒行业内参
2024-11-19 23:48:5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

向泽映  喻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部署到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系统阐述,再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方法论的进一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战略思考,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问题。
总的来说,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从唯物史观角度来看,新质生产力属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范畴,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是生产力的三要素。而“新质生产力”之所以加上“新”“质”二字,是因为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前者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强调创新驱动,依托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更注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配置,强调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
在媒体领域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从深刻理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部署出发,从科技创新这一重要核心出发,深刻掌握除生产力三要素外两个新的作用力——科技因素和数据因素。生成式人工智能被业内认为是未来的引领性技术,其高效率和准确性将大幅提高决策准确性。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到2019年提出“智能+”,再到今年提出“人工智能+”,都在积极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在不同阶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人工智能+”行动为新时代主流媒体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启了新篇章。

人工智能成为媒体融合重要引擎
随着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科技创新所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已经从早期的辅助创新表达发展成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数字技术融合赋能成为新媒体突出共性,联动互动式报道裂变出圈,融合表达趋于轻量化、年轻态。各级各类媒体机构纷纷在探索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全面驱动传媒向“数智化”演进,主要表现为三个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参与内容生成。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媒体提供多样化内容的呈现方式,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增强产品、内容与用户间的互动性,为用户带来视听新体验。
注重视觉设计。从中央到地方,许多媒体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新技术,创新生产动画、短视频等多种融媒体产品,实现由平面媒体到立体媒体、数字媒体的升级。比如,人民日报新媒体视频《AI共创大片|江山如此多娇》充分利用AI(人工智能)绘图功能,以生动的画面、细腻的笔触展现大美中国;央视网动画《我的春天日记》则实现高清文生视频、瞬息宇宙等效果,充满想象力。
加强AI数字人应用。AI 数字人一般由人物形象、语音生成、动画生成、音视频合成显示以及交互等5个模块组成。其核心技术可以归纳为建模、驱动和渲染三大流程,是当前媒体竞争的又一热门赛道。一些央媒配置了性能优越、形象逼真且生动的AI数字人,如人民日报“小融”、央视财经“小东”、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青小霞”等已经开始为用户服务,成为媒体形象的一张特色名片,在数字人直播、内容创作、创新表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民网推出多语种策划 “两会AI学习”,中文普通话数字主持人和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等少数民族语言数字主持人以及英文、西班牙文等外文数字主持人相继亮相,科技感拉满。光明网推出深度合成数字人“Sue”,以国外Z世代群体为主要传播对象,系列视频产品《60秒Sue 看中国》在抖音海外版播出后,多条观看量破百万。

人民日报新媒体视频《AI共创大片|江山如此多娇》截图。

智能交互打造互动交流新桥梁。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从过去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多种感官、多元互动“沉浸式传播”。这种传播不仅限于新闻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也促进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通过交互交流、思想碰撞,为媒体和平台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力。
加强虚实结合。一些媒体巧妙运用元宇宙等新兴技术和传播方式,将处于不同地点、不同场景的记者、嘉宾和受众在某一时间段共同置于一个特定网络空间,让用户之间可以跨越时空场景限制进行交流,抓住受众好奇心和兴奋点,增强其参与度和代入感。比如,长城新媒体集团搭建全国两会前方报道虚拟演播间,采取“远程虚拟演播室+沉浸式全景现场”形式,策划推出“两会大场景”系列沉浸式访谈,让主持人与代表委员在一个虚实结合的奇幻空间同框对话、实时互动。中国青年报推出真人主播和3D数字主播,共同走进人民大会堂的有关节目,形式新颖,受众体验良好。
增强交流互动。新兴技术的运用,使得新闻报道可以更为生动、立体的方式呈现,打破不同媒介之间的隔阂,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交流,提高用户参与度。比如,江西广播电视台开设访谈节目《“00后”问两会》,通过 5G+AI和实时抠像等新技术赋能,在北京、南昌两地演播室内,几位00后青年与全国人大代表异地“同桌”实时互动,围绕两会热词“新质生产力”“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进行交流。
综合运用多种叙事模式满足用户需求。运用好先进技术最终是为了增强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提升影响力。许多媒体充分发挥AI辅助作用,立足用户实际需要,创新语言方式和呈现模式,创造性地生产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产品。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标签化。新媒体产品多是根据收集的素材,总结浓缩出集中、醒目的标签,让用户对了解大致内容一目了然,迅速获取有用信息。这种创作模式演变出许多如“速读”“快览”等鲜活产品。比如,一些媒体在报道中有意识地制作标签。央视网动画微视频《2024:我们的愿景》从一系列关键词出发,层层递进,上天入地,用动画维度的转变巧妙地展现农业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受众化。内容生产、信息传播的核心是受众,媒介必须及时追踪了解他们的最新动态和实际需求,才可能赢得受众、占有市场。比如,人民日报从当下备受热捧的国风文化出发,推出《新千里江山图》,巧妙融合绘画、舞蹈、戏曲、书法、民乐等多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展现了国风雅韵之美、传统文化之美。

央视网AI动画《我的春天日记》截图。

年轻化。也即轻量化、通俗化。例如,一些政策文件往往因为严肃、冗长,不能很好地被受众接受。媒体应在产品轻量、风格轻快上下功夫,多采用大白话、家常话方式进行叙事和阐释,让生硬的语言生动化、活起来。比如,湖南日报华声在线的H5《惠民集市上货图》、农民日报新媒体的《i人小白上两会》等,多以年轻人喜欢的视角和表达方式进行呈现,内容有料有趣、通俗易懂,颇接地气。

人工智能需要攻克难题
虽然人工智能如浪潮般汹涌而来,但其仍存在相关风险,且这种风险和挑战是全球性的。媒体对于人工智能的运用,需冷静思考,保持理性态度。
技术应用深度与成熟度仍有差距。鉴于多重因素交织影响,当前人工智能在媒体行业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许多媒体产品还没有实现完全智能化,尚需人工辅助。在用户管理方面,人工智能对于一些方言或语义识别困难,可能会造成交流障碍,影响用户体验。目前,真正熟悉前沿技术、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术的人才比较缺乏,无法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领域的潜力。
资金投入与技术更新有待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无论是前期研发还是后期运维,都是硬投入,短期内不可能产生较大收益。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一日千里,媒体改革一直处在追赶状态,一定程度上存在“以旧技术服务新媒体”的情况。
情感表达缺乏温度。新闻报道不仅传递信息,更传递情感和温度。然而,目前人工智能主播普遍存在语音机械化、缺乏情感温度等问题。相比之下,记者则更能够根据不同稿件特点和背景,使用适当语言来进行报道,这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还无法比拟的。
职业道德与知识产权问题需注意。人工智能技术虽然十分便利,但其数据库内容来自现有的知识产权,如果滥用则可能导致信息质量下降和虚假新闻传播,甚至涉及侵权问题。例如,全球首例AIGC模型版权侵权案“Stable Diffusion”,被告利用版权作品进行算法训练和作品生成被指控。随着技术的成熟与普及,随之而来的版权归属等问题仍存在诸多争议。因此,媒体记者作为使用人,应当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负起编辑和审查责任,以确保内容真实客观。

以“六化”理念推进新质生产力拓展应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媒体的多元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媒体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为媒体机构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结合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实际,笔者提出总台化、开源化、智慧化、链条化、项目化、革新化等“六化”理念,希望有助于推动媒体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台化。即将一系列媒体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形成统一的运营平台和管理体系。通过总台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协同效率,实现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提升媒体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浙报集团的“潮新闻”在总台化方面取得较好成效:“潮新闻”将集团旗下的浙江新闻、天目新闻、小时新闻三大移动客户端融合为一体,更集聚浙报集团、浙江广电集团、11个市以及90个县(市、区)等全省范围的新闻资源,探索“省市县一体化”优质内容生产传播模式,构建以省级大平台统领、全省抱成团的融合传播新局面。“新重庆”客户端也采用这种模式,聚合重庆各级政务部门、社团、协会、国企、校园、医院等方面的媒体资源,努力建设一个群体多元、形态丰富、内容精彩、共建共享、深度触达广泛用户的总台型客户端,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重庆第一端。
开源化。开源化是媒体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既可以吸引更多用户共同促进技术创新,也可以降低成本和风险。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南方+”客户端:它不仅是一个技术平台,也是一个内容平台、服务平台,入驻号超7000家、合作共建频道达400多个,形成一个从合作、反馈再到技术提升的完整闭环。“新重庆”客户端也将向社会和区县开放频道,并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不断改进提升有关技术,进一步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智慧化。智慧化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工系统与自然的互动方式,拥有数字化、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信息技术特征。这是媒体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要基础。建设具有全覆盖互联高速网络、全面智能感知环境、智慧融合智能系统、对海量系统数据智能分析及个性化智能服务等特征,有助于媒体实现内容生产、传播和服务的智能化大模型运用,提升交互性和影响力。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发布的央视听媒体大模型,已在节目编辑创作、短视频生成、数字人等方面有了实际应用。
链条化。即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进特色专业传播链发展壮大,这是“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的创新应用。比如,推动云上旅游、线上旅游,通过“5G+AR(增强现实)”技术让用户足不出户畅享360°沉浸式“实地”游览,如“数字敦煌”利用AI、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让原本被岁月侵蚀的敦煌壁画再次焕发生机。许多体育赛事也采用创新技术,让用户突破时空限制,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实时赛况。人工智能技术还可服务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校园等,让人们真实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变化。重报集团将积极布局,加强技术大模型应用,推动媒体内容生产、文化产业发展、传播方式创新的智能化进程。
项目化。项目化不仅可以推动媒体集团内部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也可以加强对外输出,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开展技术创新项目化的主体一般是媒体、高校、通信领域的研究院,目前不少省市均建立了有关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院,主要职能一方面是定期推出全国及有关行业的技术创新成果报告;另一方面是加强研发技术项目化输出,有关企业、媒体单位采购后,再将有关信息反馈给研究院,最终形成一个技术不断进步的循环。同时,项目化未来还可以发展为产权化,只有将产权合法化,才能把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创造更多效益。重报集团将以项目化方式,积极引入行业大模型,建设集团AIGC研究室,并形成应用成果赋能采编生产。
革新化。技术革新不仅带来先进生产力,还对生产关系、社会结构乃至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行深刻革新。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技术革命,再到21世纪新科技革命,人类历史不断见证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些变革都为人类社会发展按下了“加速键”。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媒体革新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新换代,更是内容、形式、传播渠道等多方面的全面革新。媒体领域的革新要充分发挥好先进技术带动传统技术更新迭代的作用,通过一系列举措,谱写技术革新在媒体领域应用的新篇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技术革新,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媒体内容的生产效率、传播效率和用户体验;二是形式革新,探索应用短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丰富的媒体呈现方式,同时从用户角度出发,创新内容生产,提升用户参与感和沉浸感;三是传播渠道革新,加强与社交媒体、自媒体等第三方平台的合作,进一步拓宽传播渠道,实现新闻内容的快速传播和广泛覆盖,共同构建协同创新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综上所述,新闻媒体不仅要坚守阵地,不断优化升级,也要勇于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好、发展好媒体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唯有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才能推动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媒体力量。
(作者向泽映系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原党委书记、社长,喻为民系该集团内参部副主任)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11月(上)
责任编辑:武艳珍
新媒体编辑:喻瑾

2025年度《新闻战线》杂志订阅工作已经开始,敬请点击下载2025年新闻战线订阅单.docx 进行填写,填好后回传至本刊发行部邮箱:xw@people.cn。


  •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黄灿:强化影像叙事,做好生态文明报道传播

  • 在评论抒写中感悟思想伟力,这篇特别奖有分量| 聚焦第34届中国新闻奖

  • 跨越山海、万里奔赴,以镜头记录“一带一路”生动故事| 聚焦第34届中国新闻奖

来源: 新闻战线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