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争鸣|富贵取之有道,贫贱去之有道
瑞青读书
2024-10-27 07:45:23
《原义与今释——瑞青说论语》系列(127)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们都想得到的,若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真正的君子是不会安处其中的。贫与贱是人们皆所厌恶的,若通过不正当的途径改变它,真正的君子是宁可不去摆脱的。倘若君子背离了仁德,又怎能成就君子的美名呢?哪怕只有一顿饭的工夫,君子也不会背离仁德的,即使是在紧迫的情况下也必与仁同在,在颠沛困顿的时候也必与仁同在。”

本章继前两章之后,又出现一个“恶”字,但在此它既不读wù,也不读è,而是读 wū。既不是上上一章的“厌恶”之意,也不是上一章的“恶行”之意,而是表示反问,作“怎么”来讲。

此章字数虽多,但整体读来则通俗易懂,古今学者的注疏版本也基本一致。不过,细究起来,还是有一个地方存在令人质疑的地方,那就是“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一句。

按通常的逻辑思维,富与贵是人们都想得到的,若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真正的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这个很好理解。但对于贫与贱,却不是人人想“得之”的,但文中仍然说“不以其道得之”就显得不妥。难道还有人行仁就是为了得到贫与贱吗?

对此,杨伯峻先生大胆地提出了应该把“得之”改为“去之”。他认为,出现如此情况,可能是古人的不经意之处。我们只管按整段的精神加以诠释,不必在此处过于较真。

也许读者会问,难道就没有人按原文做出相应的解读吗?当然有,但很绕,在此不妨举出两例。

三国何晏《论语集解》:“时有否泰,故君子履道而反贫贱,此则不以其道得之,虽是人之所恶,不可违而去之。”

意思是说,时运有好有坏,所以有时行仁不但不能得到富与贵,反而导致贫与贱。这即是“不以其道得之”的含义。贫与贱虽然是人人所厌恶的,但不能用违背仁德的办法去摆脱它。

南朝皇侃《论语义疏》对何晏的观点又作了进一步解读: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若依道理,则有道者宜富贵,无道者宜贫贱,则是理之常道也。今若有道而身反贫贱,此是不以其道而得也。虽非我道而招此贫贱,而亦安之若命言,不可除去我正道而更作非理邀之,故云“不去”也。时有否泰,运有通塞,虽所招非己分,而不可违去我正道也。所以顏愿安贫,不更他方横求也。

有道理吗?看似深刻,似乎也有道理。问题是,它却经不起反问推敲。

试问,既然不是遵守仁道得之的贫与贱,不去,那么,言外之意就是说,如果是遵守仁道得之的贫与贱,即可去。怎么去呢?难道去不守仁道吗?

再者,既然按照常理遵守仁道者应该富与贵,不遵守仁道者应该贫与贱,如今反了过来,而且是因为外因导致的贫与贱,为何不能通过仁道的力量去改变外因,从而摆脱本不应有的贫与贱而获得本应有的富与贵呢?如果行仁就是为了获得贫与贱,那就更不符合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了,还有谁原因行仁呢?

说到颜回,他的“安贫乐道”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不以刻意追求富贵而行仁,更不是为了让自己贫贱而行仁,他终生所追求的是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此处拿颜回作例证显然不妥。

当然,不管是按“得之”理解还是按“去之”理解,其最终的思想都是一致的,即富贵取之有道,贫贱去之有道。而这个道,就是仁义之道,就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基础。

结合当下,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过上富裕生活而奋斗,只不过在奋斗的过程中,有人取之有道,有人取之无道。取之有道者,受之坦然,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而取之无道者,不管是高官还是富商,一个接一个地成为了阶下囚。即使暂时逍遥法外,相信总有一天会轮到他。

作者简介:李瑞青,老子故里鹿邑人,现居郑州。从事古典文献、历史文献以及古代文学等文史方面的研究。著有《写活历史人物》等五部读书笔记,以及《雾太阳》《猎城》等七部中长篇小说。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