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四心”知冷暖 “四情”化纠纷
河南法治报
2024-10-23 17:33:06

“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宫,故名曰王屋也”,王屋山是愚公的故乡,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之一,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有着“天下第一洞天”之称。王屋镇也被河南省首批认定为“千年古镇”。

在王屋,“枫桥经验”底蕴深厚,近年来围绕济源市“三调四化五聚焦”社会治理模式,细化工作措施,深入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积极探索王屋式治理新模式,创新“四心四情”工作法。以设身处地解决好老百姓的问题为出发点,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王屋正迸发新的活力。

“四心四情”贯彻王屋基层治理全过程。四心:爱心、耐心、热心、诚心。四情:恩情、交情、乡情、真情。以爱为名,发自内心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的爱心;听得进当事人的诉说,多次未决仍然坚持调解的耐心;热忱主动,以法、以理、以德化解的热心;开诚布公,解群众之所盼,誓要将纠纷调解成功的诚心。常念恩情,拉近交情,诉说乡情,融入真情。“四心”促“四情”,推进社会治理“法情”融合,构建完善矛盾纠纷化解大格局,在更高水平上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王屋经验。

“爱心”为笔,画好为民服务“同心圆”,贴心沟通话“恩情”。

今年上半年,王屋镇大店村两村民因为所种土地相邻,侯某在喷洒农药时将农药喷至王某所种作物上,由于所种作物不同导致王某农作物受损,由此引发争执。村里网格员了解情况后上报,但他也是村里的人民调解员,迅速展开调解,召集双方当事人到田地里丈量作物受损面积,拟定调解协议,侯某一次性赔偿王某损失。

王屋镇地处济源市西部,农业相对发达,其中沿大峪河流域的六村凭借地理区位优势,连片发展,形成较大规模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为预防和化解涉农涉地纠纷,王屋建立了以镇、管理区、村三级成员组成的“老愚公”调解队,形成村级“前哨”化解、管理区“中控”重点调处、镇级部门“终端”攻坚的矛盾调解模式,今年已累计调解涉农纠纷40余件。

王屋镇在不断探索完善涉农涉地纠纷化解机制,通过联合司法所,引入更多的法治人才参与涉农调解工作中,为农民提供更周到、更贴心、更便捷的法律服务。

“耐心”为梁,架通干群关系“连心桥”坚持不懈建“交情”。

“都是世世代代居住在一个村,不能因为一件事伤了和气。”事情解决后,贾某握着姚某的手说到。历时三个月,谭庄村贾某和姚某因祖坟立碑问题引发的纠纷才握手言和。

2022年,王屋镇谭庄村姚某发现祖坟正后方地块塌方处竖着贾姓石碑,这块地是通过土地流转包给贾某耕种的,贾某立了碑,平时因高阻挡视线,较难发现。后因暴雨正好土地塌陷被姚氏族人看见。姚氏家人后未征得贾某同意挪碑,至此两家结下梁子。

人民调解员几经斡旋难以调解。后镇成立专班研判商讨后,指出贾某擅自在基本农田上立碑是违法行为,于是,专班组首先向贾某族人进行普法宣传,告诉他别碰了法律红线又伤了世代和气,至此两家“化干戈为玉帛”。

化解矛盾纠纷在正确适用法律的同时,站在双方当事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兼顾双方的利益。同时,在具体的调解工作中,采取“五个一”的工作机制,即“一个案件,一名领导,一班人马,一个方案,稳控、化解一包到底”,通过带案下访、部门联合接访、公开听证、困难救助等有效做法,聚焦力量,全力化解。今年以来,镇领导共包案36件次,全部限时结案。

“热心”为方,找出解决症结“最优解”心心相印“乡情”。

调解员时常以当事人的“兄弟姐妹”的身份给出自己的调解方案,通过多问候、拉家常等方式增进双方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王屋镇五里桥村李某和廉某是邻居,因家门口地面硬化问题影响排水问题产生矛盾。村里调解未果,寻求管理区调解,调解员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分析了问题症结,由于廉家的宅基地低于李家,廉某担心李家修整路面后,在雨季水会从李家流向自家,影响自家地基稳固。调解员分别站在双方角度劝说,“廉某,是我们欠考虑,动工前我应该和你家商量一下,你放心吧,我的路面不会高于你家,水路也会绕过你家地基”,“李某,我家也不应该强行组织你家施工,我们的做法也不合适,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尽管说”,两家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换位思考,通过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难处和需求,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解决问题。同时遵守村规民约,顺应村情民风,贴民心、知民意。

王屋镇近年来也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优势,加强组织体系、人员队伍和机制建设,积极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对接联动机制,实现三大调解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努力推动“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机制规范高效运行。

王屋镇引入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等社会力量有针对性地参与调解工作,制定出台调解工作流程指引和流程图,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诚心”为弦,奏响和谐文明“共鸣曲”排忧解难显“真情”。

几年前,王屋镇张某与李某因工程问题产生债务纠纷。由于金额较小,张某觉得诉讼耗时耗力。张某来到镇政府寻求帮助,希望对方偿还1.6万元。

“五老、镇村干部、律师、派出所民警,‘愚公调解诊所’各类‘医生’您可以任意挑选满意的调解员为您服务。”王屋镇平安建设办主任介绍调解服务。

张某选择镇退休老干部老王作为“医生”。2024年3月,在调解员的协调下,王屋法庭、司法所工作人员、村干部等共同出面商讨解决办法。在大家的法情并用下,最终张某同意分期付款,双方签订调解协议,法庭当即出具调解书。

“愚公调解诊所”运行以来,已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61件,调解成功率98.7%。

王屋不断夯实调解工作基层基础,构建起覆盖镇村的调解组织网络,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发力,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情发自心,心促成情。“四心四情”已经成为王屋每一个参与基层治理工作人员融入血液的“营养剂”,更是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千金方”。

“四心四情”工作法不仅提供了一把解开各类矛盾纠纷的“金钥匙”,还为王屋在各项社会治理工作中不断总结推广作了表率。经过多年的锤炼,这个成长于基层的工作法,正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实现跨越和蝶变。(河南法治报记者 穆黎明 通讯员 翟建中 王晋雄)⑲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