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剪纸欣赏"免费关注。投稿荐稿请加微信2770736103
在屯字镇包城行政村,秦菊林和王彩芳夫妇,携手在剪纸艺术的世界里深耕,成为当地非遗文化传承的亮丽名片。
秦菊林自小就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上初中时参加了美术班学习,积累了扎实的美术功底。然而,真正让他与剪纸艺术结缘是2018年屯字镇开办的剪纸培训班。在那里,他看到民间剪纸艺人李雪莲的作品后,内心深处对剪纸的热爱瞬间被点燃,从此踏上了剪纸创作之路。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秦菊林说:“李雪莲作为我的老师,这几年对我的帮助很多,一直指导我画图、剪纸。第四年我就获得了国家数项大奖,第五年就加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凭借着对剪纸的热爱和执着,秦菊林不断钻研剪纸技巧,反复练习。2018年11月,其剪纸作品《志愿者服务队》荣获庆阳市剪纸大赛优秀奖。此后,秦菊林的作品屡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进入屯字文联以后,我和李雪莲老师在文联张主席的帮助下办了几次公益性的培训,参加的人数也多。然后我在店里成立了剪纸工作室,公益性的培训了好几回,希望将来传承的人越来越多,把庆阳剪纸、传统剪纸发扬光大。”秦菊林说。
剪纸爱好者曹娅平说:“去年11月份跟秦老师开始学剪纸,从刚开始不会画、不会剪,到现在我能独立的画出一幅作品并剪出来。今后还要跟秦老师继续学习,把剪纸、非遗作品传承下去。”
看到丈夫沉浸在剪纸艺术中,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妻子王彩芳也深受触动,开始跟着丈夫学习剪纸。通过扎实学习,她很快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巧。夫妻二人常常一起探讨剪纸的构图、线条、寓意等,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秦菊林妻子王彩芳说:“我们两人互帮互学,希望以后再能多教些学生,有爱好者来学的话,一定得好好教。”
一次偶然的机会,夫妇二人参与到了镇原县文化馆“剪云裳”服饰创作团队中。为此,他们查阅大量资料,研究传统服饰和现代时尚元素,多次进行试验和改进。成功地将剪纸艺术与服装完美结合,创作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剪纸服饰。
秦菊林说:“剪衣裳,首先你要定好剪个啥样式,第一步是裁剪,裁出来根据形状,把图画在白纸上,把白纸订在蓝布上进行剪制,剪出来以后就烫里层,修理好然后用缝纫机往一块缝制。我们这些人的积极性很高。”
如今,秦菊林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他和妻子王彩芳成为镇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他们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还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将剪纸艺术传播给更多人,让庆阳剪纸这一非遗文化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镇原融媒全媒体记者 曹佳佳 刘盼盼)
图文来源于剪纸欣赏,版权归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稿请加微信277073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