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少开会,开短会,开有用的会丨焦点网谈
今豫网言
2024-09-20 08:00:00
图片


“周例会,月例会,季度会,到过年了还有年会”“有事要开会,没事也开会。开会再开会,不开怎么会。本来有点会,开了变不会。上班没干啥,一直忙开会”“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很想散会”……无论是机关基层,还是企业大厂,说起开会,总有满满的“吐槽欲”。
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发出通报,其中一起典型案例显示,2022年,某单位要求下属企业参加的会议竟达800余次,平均每个工作日超过3次。大家都变成了“开会狂人”,真是离了大谱。
开会人人离不开,会到底该怎么开?这个话题值得聊一聊。

图片图源:视觉中国

什么是会议?从字义上说,“会”即集会,“议”即商议、讨论和研究。所谓会议,就是领导机关为了一定的目的,把领导集团或被领导者组织起来,研讨问题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可以说,开会是领导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行民主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渠道。开会对于推动工作而言,至少有三重作用。
汇集智慧,统一思想。如果将一个团队比喻成一辆汽车,发动机、油门、刹车、方向盘、车轮等配合至关重要,必须高度协同统一,否则肯定散架翻车。这个过程中,会议就起到类似电路系统的作用,通过面对面交流,让人们对当前形势目标任务准确把握,这是只下达书面文件或电话通知所做不到的。
比如,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通过热烈讨论,力挽狂澜纠正“左”倾错误,统一了思想认识,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意义极其重大。还有基层连队中常开的“诸葛亮会”,这实际是一种军事民主会,目的在于发动大家出主意、想办法,集思广益,最大限度调动积极性。
安排部署,传导发动。当一项重要任务来临,往往会通过召开动员会、推进会等,来明确分工、夯实责任、传导压力。动员会就相当于“沙场秋点兵”,全体上下从这一刻起就进入到一个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的紧张节奏中,而每一次的推进会,都是一场“大阅兵”,工作进度与成效要接受大家的检验,这种强大的压力对工作无疑会起到压茬推进、持续拧紧“责任链条”的效果。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以来,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一次次大会就像是一个个动员部署的高大坐标,标志着我们国家不断将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再变成实景图,永远行进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征程上。
研究问题,沟通合作。1958年1月,毛主席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规定:“大型会议、中型会议和小型会议,都是必需的,各地和各部门要好好安排一下。小型会议,参加的几个人,一二十人,便于发现问题和讨论问题。上千人参加的大型会议,只能采取先作报告后加讨论的方法,这种会不能太多,每年两次左右。小型会议和中型会议每年至少要开四次。”会议为解决问题而诞生,不管是远古时期部落之间的会盟,到现代世界联合国以会议化解争端,会议本身代表着对话与协作。
不知大家是否有所体会,工作当中最累的就是沟通成本,各单位各部门的请示流程、信息壁垒与数据孤岛,会严重影响进度。会议就是给大家提供一张桌子,将问题收集在一起,一一作出拍板定论,然后照此执行,这样其实能大大压缩对接时间,提升落实效率。

图片图源视觉中国

会议只是一种载体,它本身并不需要“背锅”,大家不满的是开会中的形式主义,关键是开什么样的会、怎样开会的会风问题。目前,干部职工最为反感、反映最强烈,也是各级在持续纠治的,主要是以下几种现象。
文山会海的“多”。周一会、晚间会、通报会、表彰会、慰问会……一些基层工作人员的日常成了大会小会会会不断。“有的会议要求传达不过夜,省里开完,市里接着开,市里结束,县里接着开。一个会,开到晚上七八点,很正常。”“对于‘一把手’来说,哪一个会议都不能说不重要,你不参加,上级领导认为你不重视,在考核、项目上就会遇到麻烦。”这是亲历者真实的无奈。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会?一方面,跟现在发展任务繁重,工作千头万绪有关,必须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统筹协调同步推进。另一方面,有些人对会议存在认知偏差,“不开会好像不够重视”“会议开得越多表明工作开展得越扎实”。再一方面,上级的考核指标里对开会做出明确规定,开会也是规范流程、保留材料的一个必要环节。
空洞乏味的“长”。有些领导认为,讲话不长不足以显示其水平。还有些领导认为,讲话不长会导致站位不够高、部署不够细、内容不够全。殊不知,会议越开越长,就会越降低“信息浓度”,变得像白开水一样,不仅听者昏昏欲睡、神游九霄,而且讲者也会丧失重点、陷入僵化。
会风与文风密切相关。要么是应景式的套话太多,使得内容浅。要么是把话题扯得太远,导致内容散。要么是把话说得太大,像小孩穿大衣,实际内容撑不起来。文风一旦“浮夸”,会议难免变长,这是一种必然。
代替落实的“空”。一些单位领导工作作风漂浮、本领欠缺,便喜欢捡会议这个“软柿子”捏,将“会开过了、会上讲了”同工作落实了画上等号,那可实在是比真抓实干省劲多了。甚至,还蔓延出攀比风,动辄拔高会议规格、扩大会议规模,把会场当作镜头下的“秀场”,将本来严肃的会议搞成了热热闹闹走过场。
“空对空”式开会的时间被占的过多,深入群众推动政策落实的精力就少了。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对事业无益,让群众无感,使基层干部职工压力山大。进一步分析,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总是如影随形、相伴共生,两者紧密纠缠在一起,相互借势,本质都是源于错误的政绩观,需要表里一并纠治,才能铲除会风不正的滋生土壤。

图片重要的会开三遍 图源:新华社

该怎样开会不是小事,这折射党风政风,影响社风民风。新时代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其中就明确指出,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关于开会,笔者有三点建议。
多开言之有物的简短高效会。翻开《毛泽东选集》,鲜明朴实的文风扑面而来。邓小平同志历来注重务实,反对不实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每年元旦贺词只有数百字或千余字,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却生产诸多让人口口相传的金句。这些都是作风的体现,思想的力量。
曾经子禽问墨子:“多言有益乎?”墨子回答:“虾蟆、蛙黾,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意思是说,青蛙从早到晚叫个不停,却没人听;晨鸡一鸣,天下振动。因此,开会讲话不在多,关键在于适合受众,符合时宜,言之有物,落到实处。

多开交流碰撞的头脑风暴会。开会的“会”字,结构是“人”和“云”,“云”有“说话”的含义,从拆字文化可以阐释为,开会就是有人要发言讲话。决策的依据是信息,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及时、完整、准确的信息。所以,各方面人员坐在一起,互通有无、交换观点,讲的人针砭时弊、摩拳擦掌,听的人全神贯注、入脑入心,这样才能够有效深化认识、查漏补缺,使出台的措施更具备针对性与操作性。

开头脑风暴会,最忌不疼不痒、照本宣科念稿子,最宜开门见山、有一说一、一针见血。通过深度剖析存在的问题、痛点和难点,多贡献“金点子”,展示的是智慧的碰撞,彰显的是对事业的热爱与负责,实现的是一心一意群策群力促发展。
多开解决问题的现场办公会。紧盯会风老问题、新表现,那些应景造势、不解决问题的会议坚决不开,而要多开解决问题的现场办公会,把干部职工、企业、群众等利益相关方人员召集到一起,就在现场当场讨论,拿出的解决方案才更有力更可行。
坐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到基层就都是办法。一线是问题的发生地,也应当是问题的解决地。善于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让开会的过程变成落实的过程,变成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帮助群众增进满意度的过程。这样的会,干部职工喜欢,人民群众欢迎,干事创业最需要。
归根结底,如何正确看待开会问题?一句话,要全面、不偏颇,取其利、除其弊。如何提高开会的能力?既要不断学习,还要持续改进作风。


​总策划:翁铁军

监审:李涛
统筹:朱琨 赵强
主编:王俊伟
审核:王振伟 冯祖选 
执笔:蔡相龙
设计:何庆庆
责任编辑:杨琨
近期热文推荐

弦歌不辍的文化之河丨焦点网谈

一轮明月照古今丨大河风物

谁来管管疯狂的弹窗广告丨焦点网谈


来源: 今豫网言微信公众号
编辑: 杨琨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