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荐刊荐诗:刘腊华/致安庆(组诗)
淮南子
2024-11-26 19:45:49

太白诗台 || 刘腊华:致安庆(组诗)

宿松诗歌学会 仙田诗在 

图片

图片

致安庆(组诗)


刘腊华



在人民路


周末,陪夫人逛人民路

街道冷清,拖慢了我步行

的节奏。这条路,历史上

曾见证过徐锡麟溅血的悲寂

也有过车水马龙的现代繁华。

不断的改造和拓宽,让遗迹

隐身于市井,让商业音阶的喧嚣

让位于地下商城的浅吟低唱。

几个修鞋补衣的匠人,坐在

吴越街的一角,他们手中的线团

和补丁,与时代有某种联系。

经过新华书店大门时

我想进去翻找一本诗集

夫人说:听,好像有人喝彩。

顺着她的手势,我看到的是

隔壁某座商场的电子屏上

几个网红,在向谁,吼着什么




安庆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位于安庆市人民路

正中心。巨大的老字号招牌彰显

商业的霸气和荣耀。曾经

这里热闹堪比游人如织的北京故宫

琳琅满目,珠光宝气

购物欲驱赶和耗尽人们的眼神

最后只为证明一个真理——

黄金分割线上,美学让消费

变得更有比例。

我曾在此购置了一套雅戈尔西服

并为此优雅了三年。三年过后

在一个售货员多于顾客的空间

我看到的是一幕观众寥寥的

舞台剧。陌生因剧情而感慨

感慨因冷落而逼仄。在一个

实体日暮,平台漫天的时代

我总莫名地陷入AI的“情绪蚕房”

百货大楼无疑是一种情怀

就像不远处与之平行的长江

江水依然东逝,长江大桥替代了

昔日的轮渡。而我还没有上岸




在莲湖公园


傍晚。莲湖公园树荫浓密处

老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

唱戏,跳舞,弹琴,下棋,打牌……

像办公室的我们

各自忙着手头上的活计


不远处的长椅上

两颗花白的头,靠在一起

与我们年轻时的某个故事情节

异曲同工。公园里有了

温馨的装饰,和暧昧的点缀


我常常向这些老人们行注目礼

我的双脚被莲花托起

不自觉的向公园的那个岸

又靠近了一步




伤逝


如果我抓不住一缕秋风

请让我掬一捧莲湖水


我想告诉你

秋风是用来梳头的,它留不住

人间失魂的一根头发

而湖水,是用来洗心的

当我看到那么多的白鹤

在莲湖,遇见雪




在安庆倒扒狮步行街


商铺和商贾,退潮到了

明清的码头。一对倒扒着的狮子

还在原地,闭口不提

当年省会城市窗前的明月

和熙来攘往的蛩蛩足音


青石板踏响黄梅戏的碎步,走进

工作室、老字号、茶馆、咔啡屋

一扇雕花窗透出的灯光

既古老,又年青,验证了一条老街

改版的柳岸色


我一直纠结于一对狮子

为什么是倒扒?在步行街

所有的影子都是直立向前

包括徐锡麟的影子

陈独秀的影子,赵朴初的影子

他们在一面安庆历史的文化墙上

一个个像一头狮子,昂首,咆哮


在安庆倒扒狮步行街,我看见

——朝阳和落日,都是

车马沉重的辎重




致安庆


江风席卷,一座振风塔

再也振不动江水倒影的高山

人间有隐疾和暗痛,安庆

留不住徽商歇脚的驿站


市井走不出倒扒狮的喘息

绿林埋葬了响马的脚步

需要下多少滴黄梅啊,菱湖之水

才能盛开一座城缺氧的莲花


学堂在一张纸上越画越大

书生气在一堵墙里越挤越小

一支开科取士的蜡烛,还在

状元府那间家徒四壁的厢房,摇曳




在严凤英雕像前


从罗岭到庐州,再到宜城

一座戏台,如何能够盛得下

人生演绎的悲苦剧

美得令人心痛的七妹子

活着,躲不过天庭的电闪雷鸣

死后,躲不过人间一把无情的利斧


如果能上天

请不要再下凡人间。或者

把自己站成一尊温婉的汉白玉

保持微笑的姿态

让细柳模仿你的模样

把菱湖裁剪成一位美丽的仙子


隔着50年光阴

槐荫树已然作古

一些人心中的寒窑还在

提起你,无非是想用江水

把结痂的黄梅,洗一洗




长镜头,在安庆长江外滩


脚下的外滩,柔和,安静

而内心的波澜,江水一样

反复拍击堤岸。这不羁的思绪

像布谷鸟衔来谚语,安放于人间


人流,车流,物流,光流,不断冲击

青花和古铜构建的城池

由近到远,祥瑞乘上白云

漫过旷野,将护城墙冉冉运送到天边

我在外滩上碑立,听千军万马发出

吴楚大战的颤栗。将军逝去

鹊尾渚上,仍有人在豪饮烈性的歌谣


沿江轮远去的背影,看江水插上梦想的翅膀

以激荡的形式,飞入江心洲和郊外

一点点贴近家园的根部,寻找

一盒麦陇香墨子酥,一瓶胡玉美蚕豆酱

一碗江万春水饺,一桌迎江寺素菜

在披星戴月和风霜雨雪之间

契合一页页神祇的传说


还有什么不能放下,闭上眼睛

如果不能承受一座清节堂

沉重如一块青砖压住的呼吸

最好把灵魂交给一座没有纷争的清真寺

既尝人间烟火,也背靠大街小巷

川流不息的善良和幸福





刘升华赏读腊华兄这组《致安庆》,以细腻且深情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安庆这座城市的多面魅力与历史变迁。

在《在人民路》中,诗人通过陪夫人逛街的视角,描绘了人民路从曾经的繁华到如今的冷清,以及修鞋补衣匠人的坚守,展现了时代变迁下的痕迹。而在《安庆百货大楼》里,百货大楼从昔日的热闹非凡到如今的冷落,反映了消费模式和商业形态的转变,引发了诗人对时代变化的感慨和思考。

《在莲湖公园》呈现了公园里老人们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温馨而宁静,让人感受到岁月的静好。《伤逝》则以秋风和湖水为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内心洗礼的感悟。

《安庆倒扒狮步行街》中倒扒狮见证了城市的兴衰,老街的改版既保留了古老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元素。那些历史名人的影子,更增添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厚重感。

《致安庆》整首诗抒发了对安庆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其辉煌不再的惋惜,也有对其未来的期待;《在严凤英雕像前》借严凤英的人生悲剧,表达了对美好易逝和命运无常的感慨。

《长镜头,在安庆长江外滩》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安庆长江外滩的景象,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展现了这座城市的沧桑与活力。

这组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深沉。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城市的命运紧密相连,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审视,更有对未来的期许,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安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底蕴。



(刘升华,安徽宿松县人,乡村诗者。1982年以来作品散见于国内外报刊,部分诗歌入选《中国百年新诗经》等三十多种诗选、年度读本及学校课外阅读教材。著有诗集《草木乡村》《牛屎岭诗本》(待出)、《如山 如水》(待出)。





作者简介



刘腊华,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常务理事,海子诗歌研究会理事。作品散见于《诗刊》《诗歌月刊》《星星》《诗潮》《诗林》《中国诗人》《中国诗歌》《草堂》《延河》《安徽文学》《北方文学》《江南诗》等全国报刊。有诗歌被选入《中国百年诗人新诗精选》(中卷)等国内选本。著有诗集《什么将我照耀》《纸上开花》《长笛手》等。




图片



投稿须知


1.投稿邮箱

821333182@qq.com(肖丁丁)

suxian0201@126.com(吴祥龙)


2.要求现代诗歌,作品数量:3-6首为宜,每首不低于5行,不超过30行。


3.所有来稿,须附作者简介、照片,联系方式,统一放入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


4.所有来稿,默认本刊有修改权。




仙田诗在


主办:宿松诗歌学会


顾问:高嗣照、刘鹏程、司舜

        许洁、晓松、夏复田、陈丙现


主编:刘升华


执行主编:肖丁丁


副主编:子范、许韧、周志全、许无咎


责任编辑:吴祥龙


编委成员:子范、肖丁丁、许韧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