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电影《逆行人生》展现了现实的深度和复杂性
悠悠人生
2024-08-22 19:11:17
 #创作挑战赛五期# 


《逆行人生》是由徐峥执导并主演的一部电影,于2024年8月9日上映。影片讲述了一位互联网大厂程序员被裁员后,人到中年突然失业,最终决定穿上外卖骑手服进入外卖行业的故事。
 
电影主人公高志垒原本是一名程序员,意外失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作为程序员四十多岁再难就业,发出的一千多份求职简历石沉大海;与此同时,父亲突发疾病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女儿考入国际学校也是一笔高昂的费用。

加之难以担负的房贷、前几年投资失败掏空了积蓄,一时间生活仿佛跌入谷底。机缘巧合之下,他决定转行做外卖员,尝试改变当前窘迫的生活状况。

影片敢于直面现实的残酷与压力,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困境一一还原,以此来触动观众的心弦,在无形中给予人们无畏风雨的勇气。
 
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前便因聚焦于外卖员行业引发了广泛的公众讨论,上映后也引发了两极化的评价。一些人赞扬电影对外卖员生活的真实呈现和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

认为它展现了普通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奋斗精神,同时也揭示了一些社会问题,如就业压力、家庭责任、职场竞争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然而,另一些人则批评电影剧情简单、情感表达不够深刻,对外卖员的形象刻画不够真实,存在美化苦难、消费穷人等问题。

《逆行人生》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取向的影片,它通过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展现了生活的不易和人性的复杂,引发了人们对生活、家庭、职业等问题的思考。
 
真实的生活困境呈现:影片主角高志垒原本是有着稳定工作的名校毕业生,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然而,突然的失业使他陷入了困境,45岁的他在求职时四处碰壁,而家庭的经济负担却十分沉重,父亲生病、母亲被骗、孩子学费高昂等,这些状况真实地反映了普通人可能面临的生活压力和中年危机。

对外卖员行业的细致刻画:电影通过高志垒送外卖的经历,展现了外卖员工作的不易。例如,取餐时的排队、与商家和顾客的沟通、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等。

他起初闹出不少笑话,如不懂得如何提前取餐、送餐时忘记拿餐、在校园遭遇送奶茶难题等,这些情节让观众切实感受到外卖工作中的门道和挑战。

同时,填错地址的顾客这一情节,也引发了关于人们不经意的失误可能给他人带来麻烦的思考。此外,电影还呈现了外卖员们的不同状况和故事,如为帮助同事还债而努力工作的“单王”大黑、为给孩子治病拼命攒钱的老抠等,刻画出了外卖员这一群体的群像特征,没有程式化的脸谱,极度写实。

人物心态的转变与成长:高志垒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心态逐渐发生变化。从最初的骄傲和对送外卖工作的轻视,到后来虚心向同事请教、努力学习各种技巧,他开始放下架子,学会尊重每一个辛勤工作的人。他的改变也影响了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使他与同事们的关系更加融洽,同时也逐渐获得了家人的理解。

家庭情感的支撑:在家中面临各种困难时,高志垒的妻子给予了他支持和安慰,家庭成员们也各自做出了努力和牺牲。他们从大房子搬到小破屋的结局,表明生活的改善并非一蹴而就,即便努力也不一定能达到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但家人之间的相互扶持和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底线。

对成功定义的探讨:电影没有落入主角最终走向辉煌成功的俗套,而是强调了成功的定义因人而异。它让观众思考,成功不一定是物质的富足,也可以是在困境中保持坚持和乐观的心态,是能够珍惜和守护家庭的温暖。

社会问题的揭示:影片涉及到一些社会问题,如职场内卷、年龄歧视、就业危机等。同时也反映了外卖行业所面临的系统算法严格等现状。

例如,站里其他外卖员认为老黑跑得太快导致算法变严。而高志垒利用自己的编程特长开发导航软件,是大家努力尝试改善现状的体现。

喜剧元素与温情的交织:尽管主题较为沉重,但电影以喜剧元素贯穿始终,使整体叙事基调不乏乐观与温情。高志垒在送餐过程中与形形色色的人接触,发生了许多令人忍俊不禁的“小插曲”,为影片增添了轻松的氛围。而家人、同事和陌生人的善意,也让故事充满温暖底色。

《逆行人生》扎根于现实生活,通过高志垒这一角色的经历,引发观众对于生活、家庭、职业、成功等诸多方面的深入思考,同时也让更多人对外卖员这一群体以及其他普通劳动者有了更真切的了解和理解。

它强调了在困境中努力生活、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也提醒人们关注社会问题,珍惜身边的人和家庭的温暖。

然而,电影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有观众认为其所展现的外卖员形象和工作环境与现实存在差异,部分戏剧冲突的制造比较刻意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现实的深度和复杂性。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