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弘扬长征精神凝聚奋进力量|西征北上红旗飘:从历史坐标看何家冲
信阳日报
2024-11-13 14:51:10


编者按:1934年11月16日,作为红军长征四大主力之一的红二十五军在罗山县何家冲集结,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出发长征。今年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信阳日报微信公众号特推出系列报道,从历史坐标、革命文物、新时代发展等多角度解读红色何家冲,勉励全市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和大别山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续写革命老区发展新篇章。敬请关注。


11月12日的罗山县何家冲,雾锁远山,烟笼人家,又是一年初冬到。村头那棵古银杏树,一如90年前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时那样枝繁叶茂。风起时,枝叶婆娑,沙沙声中仿佛还能听见那日树下红军战士激昂的宣言、父老乡亲相送时的叮咛……

90年前的11月16日夜,2980名红二十五军将士在中共鄂豫皖省委领导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从这棵银杏树下集结出发,西进甘肃,北上陕北,取得了战略转移的胜利,在红军长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九十载岁月,九十年风雨。如今,何家冲这片红色的土地,每天游客络绎不绝。到银杏树下,重走英雄部队走过的路;去何氏祠里,倾听战火硝烟中的革命故事;在红军井、红军碾,汲一瓢水、推一次磨,追寻“为什么出发”的初心和使命。

为什么出发?“去创建新的苏区、新的根据地,整理、锻炼和强固我们的力量,创造新的主力红军。”这是1934年2月12日,中共中央给鄂豫皖省委的指示。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1934年10月,濒临绝境的中央红军被迫踏上长征路时,鄂豫皖苏区的红二十五军同样面临极其严峻的形势:根据地衣食极端困难,敌我兵力极端悬殊且短期内难以改变。“是继续坚持斗争还是实行战略转移的问题,历史地提到了鄂豫皖省委面前。”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在《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一文中回忆。

同年11月11日召开的花山寨会议,是决定红二十五军前途命运的重要转折点。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周恩来的指示,会议决定红二十五军立即长征。此时的舆论普遍认为,国共胜负已成定局,红军已是死路一条。

然而,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这支军队也始终以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为己任。在那段历时约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陕西、甘肃4个省,转战近万里的艰辛历程中,英雄的红二十五军,在重兵追堵下跨越平汉铁路,转战桐柏山区,鏖战独树镇,挺进陕南开辟鄂豫陕根据地,后又西征北上,一路挥师猛进,占两当,攻天水,强渡渭河,进占秦安,威逼静宁……最后,到达延川县永坪镇,与刘志丹领导的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胜利会师。

作为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相比,红二十五军远征虽然没有雪山、草地、大渡河,但同样艰难和漫长,更创造了红军长征史上的多个“第一”和“唯一”:第一支到达陕北的长征队伍,被誉为“北上先锋”;唯一增员的红军队伍,到达陕北时,增加到3400多人;长征中唯一创建了根据地、发展了地方游击师的队伍,也是长征中一支最年轻的红军部队,大多数战士只有13岁—18岁,被称为“儿童军”“娃娃军”。

面对生与死的考验,红二十五军创造出了军事史上的传奇。毛泽东曾称赞红二十五军的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刘华清曾评价:历史证明,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为我党保存了一支强有力的武装,配合了主力红军长征的胜利进行,为陕甘宁边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这段征程的结束,迄今已整整90年。那些战火硝烟中真实发生过的事件,被载入史册,在白纸黑字间熠熠生辉,并以其跨越时空的丰富内涵为世人所铭记,成为中国革命历史坐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表现出的“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诠释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更是一座穿越时空的精神丰碑,在新时代迸发出激荡人心的磅礴力量。

长征渐渐远去,今天的何家冲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故里,到如今处处皆景、美丽宜居的灵秀之乡,红色血脉浸润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行走其中,偶遇的每一位村民都能娓娓道来一段长征故事。这些红色精神的宣传员和传承者,让长征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历久弥新、薪火相传。

长征永远在路上。今天,英雄故里的儿女们在长征精神、大别山精神的引领下,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守正创新、踔厉奋发,正在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图片来源于信阳日报资料库)

文/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瑜珊

鄂豫陕边区:长征途中创建革命根据地

1934年12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陕西洛南县庾家河召开第十八次常委会。根据花山寨会议关于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和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会议研究决定在鄂豫陕边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

1935年1月9日,红二十五军一举攻克陕西镇安县城,发布了《中国工农红二十五军为占领镇安县告群众书》,号召工农劳苦群众团结起来,捉拿反动首领,打土豪分田地,发展生产,建立自己的革命政府。坚持在鄂陕边界的鄂陕游击师立即与红军主力取得联系,红二十五军根据省委委员陈先瑞提供的情况,马上把红军主力拉出镇安县城,抵达以东、以南的山阳、那西、洵阳交界,转入发动群众。1月底,红二十五军已在那西、洵阳、镇安、山阳等4县边界地区开创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1935年1月底至2月上旬,红二十五军粉碎了敌人多次“围剿”,取得了袁家沟口、凤凰嘴等多场战斗的胜利,并在红岩寺和袁家沟口等地,建立了第三路、第四路游击师,乘胜在蓝田、商县、山阳、镇安、柞水5县边区建立区、乡苏维埃政权,开创了第二块革命根据地。

1935年2月下旬,红二十五军从郎西出发,接应红四方面军南下汉中,途中连克宁陕、佛坪两座县城,歼灭守城的保安队,于3月8日进至华阳镇。3月10日,红二十五军在华阳镇东南之石塔寺设伏,击溃警备第二旅5个营,歼其600余人,缴枪500余支。战斗结束后,在华阳地区7个乡建立了革命政权,开创了第三块革命根据地。

接着,红二十五军进入豫陕边的洛南、商县、商南、卢氏4县边界地区,大力进行开辟根据地的工作。这一时期,红二十五军先后在孙家山、北宽坪、桃坪、峦庄、庾家河、留仙坪、灰池子、七盘磨、刘家花屋、梨园岔、腰庄等地建立了一批区、乡苏维埃政权,成立了地方武装,创建了第四块革命根据地。

1935年4月9日九间房战斗后,附近的鄂陕和豫陕几块根据地已连成一片。红二十五军以袁家沟口、红岩寺为中心,建立了中共五星县委和两个区工委,并健全区、乡苏维埃政权组织,成立基层农民协会、妇女会等群众组织,分配土地,进行优待红军家属工作,开办地方干部训练班。同时,还在这里建立了后方机关、医院和物资基地。

到1935年5月初,红二十五军主力发展到3700多人,地方游击师、抗捐军发展到2000多人,根据地人口近50万,耕地面积90多万亩,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已初步建成。(文字整理: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长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