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 记者谷武民 通讯员王凡
校园食品安全,是关乎万千家庭的民生大事。为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近日,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市场监管分局走进明志小学,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食品安全大课堂。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化身“食品安全讲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形式,将专业的食品安全知识传递给每一位同学。
在“如何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环节,工作人员准备大量常见假冒食品与正品的对比照片。从包装印刷清晰度、商标图案精细度及色彩饱和度等方面,细致为同学们讲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比如某品牌饮料,假冒产品的瓶身标签色彩暗淡,字体模糊,而正品标签色彩鲜艳,字迹清晰。还有某款零食,假冒品的生产日期喷码不规整,容易被擦掉,正品则喷码清晰、牢固。通过直观的对比,让同学们快速掌握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小窍门。
食品标签知识讲解也是此次大课堂的重点内容。工作人员围绕保质期、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号等关键信息,结合实物标签,详细解读每个信息的含义和重要性。“同学们,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就像是食品的‘身份证’,我们一定要仔细查看,过期的食品可千万不能吃!”工作人员一边展示不同食品标签,一边耐心讲解。同时,还教会同学们如何通过生产许可证号查询食品生产企业的相关信息,确保购买到正规、安全的食品。
遇到问题食品该如何处理?工作人员从保留证据、及时投诉等方面进行全面讲解。告诉同学们,一旦发现问题食品,要第一时间保留好食品包装、购物小票等证据,然后向家长、老师反映,或者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现场还开展有趣的互动测试。工作人员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一款问题饼干道具,让同学们通过刚刚学到的知识,现场辨别假冒饼干。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踊跃参与,仔细观察饼干的包装、标签细节,认真分析判断。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成功识别出假冒饼干,现场响起阵阵欢快的掌声。
此次食品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不仅让明志小学的同学们学到实用的食品安全知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食品安全的种子。下一步,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市场监管分局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不断扩大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范围,为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保驾护航,共同营造健康、安全的校园食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