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世界粮食日 | 穿越古今探秘“大国粮仓”的储粮“黑科技”
河南省科技馆
2024-10-16 17:01:45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1979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0届大会决定从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粮农组织创建纪念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今天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主题为: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所在周也是我国的粮食安全宣传周。

仓廪实,天下安。我国粮食的储备和建造粮仓的历史悠久。那么,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粮仓是如何发挥重要作用的?从古至今粮仓的建造又经历了哪些“更新升级”?在现代的智能化粮仓,又有哪些“黑科技”来助力保障粮食储存安全?一起来了解!

WORLD FOOD DAY

粮仓历史可追溯到

新石器时代

粮食是季节性生产的结果,也是人们的日常需求。因此,将短期大量收获之后的粮食储存起来,供长期日常消费的需求促成了粮仓的出现。

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便有了存粮的习惯。当时的人们习惯将地窖处理干燥后,把粮食存进去。随着时代的发展,粮仓的功能和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其社会意义显现。

春秋战国后,粮仓的功能开始转变到为社会、为政府服务上。当时的粮仓具有平抑物价、赈灾、战备储粮等功能。比如齐国的管仲为了解决粮食少、价格贵的问题,便鼓励百姓自建粮仓,从而使齐国的粮食储备得到加强,米价也稳定了下来。

明清时期,因战乱较多,社会动荡,百姓缺粮的情况屡屡出现,这时政府便会发放储粮赈灾济贫。

新中国成立后,粮仓性质也有所转变,农民将多余的粮食卖给国家,国家再把粮食储存起来,这些储备粮食受国家计划调控,这些都是富有社会意义的粮仓。

WORLD FOOD DAY

粮仓建造工艺“更新升级”

作为储藏粮食的重要场所,不同时期粮仓的建造形式及工艺也各不相同。我国古代粮食仓储是由“地下窖穴”逐渐转变为“地上粮仓”的。地下窖穴修建相对简单、省时省力,隋唐时期的回洛仓和含嘉仓采用的就是地下窖穴储粮。由于地下窖穴防潮防雨难度较大,且粮食出窖也不方便,殷商时期就出现了地上粮仓,到了宋代以后,地上粮仓储粮占据了主导地位。鉴于粮食仓储损耗发生的两大主因是高温高湿和鼠咬鸟啄虫蛀,在古代粮仓建筑设计中,地下窖穴和地上粮仓都有减损设计,主要是尽量减少仓储损耗。

▲隋唐洛阳城外的隋朝回洛仓仓窖遗址。

图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粮仓工艺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粮仓的建筑结构一般是砖混结构,也就是利用水泥和钢筋做框架,用粘土砖做墙体。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也会展现出不同的特色,比如在干旱地区的粮仓建筑一般会用到泥土,所以当地的粮仓又叫土圆仓;在东北地区的粮仓一般用砖围成,因此也叫砖圆仓。

大约在2000年以后,出于环保考虑,新型的粮仓舍去粘土砖,改用钢筋混凝土建成。另外还有直接利用钢板建成的粮仓,这类属于储期不长、流动性较强的新型粮仓。

目前我国的储备粮仓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高大平房仓:此类仓型装粮高度高、跨度大、造价适中,防潮性能好。

图源 | 中储粮官网

2. 浅圆仓:该仓单仓容量大,占地面积适中,机械化程度比平房仓高,工程造价低于高大平房仓,粮堆与外界热交换慢。

图源 | 中储粮官网

3. 立筒仓:此仓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容量大,密闭性能好,作业效率高,粮食损耗小,流通费用低。但由于自动分级严重、隔热性能差,一般作为周转仓使用。

图源 | 中储粮官网

WORLD FOOD DAY

现代科技助力储粮技术发展

粮食在储存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损耗。而控温、控湿、控气是储粮实现保质减损的三大手段。其中,保持低温是保证粮食品质的关键,控湿即降低粮食的水分,控气则是降低氧气浓度,抑制虫害、霉菌的滋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现代的智能化粮仓中,出现了一些储粮“黑科技”:

1. 内环流控温系统:智能粮仓中保持粮食品质良好的“秘密武器”,其原理是夏“借”冬温。冬季,风机将冷空气储存在粮堆内部;夏季,环流风机将冷空气从粮堆内部抽出,输送到仓内空间,穿过粮堆再进入风道,形成内环流,从而达到控温效果。

2. 空调控温技术:空调控温储粮技术就是把空调制冷器产生的冷源补充在仓内,按照需要降低仓温或粮温设定的目标,来控制和调节仓温、粮温和仓湿的一种储粮技术。此项技术在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应用较为广泛。

3. 智能化氮气储粮技术:通过制氮机组将空气中的氮气和其他气体进行分离,保留高浓度氮气充入仓房,在使储粮害虫窒息的同时,还能有效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降低储粮的保管损耗,实现粮食储藏环节的绿色无污染。

4. “四合一”储粮技术:包括能够随时监测粮堆温度变化的“粮情检测”系统,能够对粮堆有效通风以调节温度湿度的“机械通风”技术,能够高效、安全杀灭储粮害虫的“环流熏蒸”技术,以及能够及时降低粮堆温度的“谷物冷却”技术。

除此之外,还有适用于南方高温高湿地区的“粮面压盖技术”;在粮食入库时可以在扦样环节实现无人化作业的“自助扦样机”;同时“智能储粮技术”为储粮设备安装了“智慧大脑”,以此来节约成本,减少损耗,降低劳动强度。

民以食为天,粮丰天下安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如今不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科技

和完善的国家储备粮制度保障

让“大国粮仓”

给了中国人将饭碗

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底气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

都能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携手共建更好生活

共创美好未来

来源:综合国资小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宣教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中储粮官网、科普中国

编辑:网络科普部  吴昂

审核:网络科普部  艺雯

本文为河南省科学技术馆综合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欢迎关注河南省科技馆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开大道100号

邮箱:henankejiguan@sina.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