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24河南开发区建设“链长制”优秀协同案例参评单位系列解析】平顶山高新区:深入做好“五链”耦合,协同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4-09-30 11:23:13

一、总体发展情况

  平顶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平顶山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48.67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尼龙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是“中国尼龙城”的重要智能配套区。近年来,平顶山高新区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围绕“中国尼龙城”建设,主要经济和创新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尼龙新材料产业链总产值约100亿元。2023年,平顶山高新区在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中,被评定为全省“三星级开发区”,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是平顶山市唯一一家“三星级”以上开发区。

  一直以来,平顶山高新区加快培育产业生态,推动集群发展,提升主导产业整体创新力、核心竞争力。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尼龙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高性能塑料及树脂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等国家级称号,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生产规模世界第一,尼龙66盐生产规模亚洲第一。2024年上半年,尼龙新材料产业集群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4.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同比增长26.5%。

  现代产业发展,日益呈现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制度链深度耦合的特征。平顶山高新区围绕“7+28+N”产业链群,聚焦尼龙产业高质量发展,找准补链延链强链的突破口、着力点,明晰路径、绘好“链谱”,深入做好“五链”协同耦合的大文章。

 二、主要措施做法

  (一)健全制度链——以制度改革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平顶山高新区于2018年在全省范围率先推行“三化三制”改革,组建“管委会+经营主体”的扁平架构。构建“管委会+产业园区”的运行机制。成立尼龙新材料产业园区,组建尼龙新材料产业链工作推进专班,统筹尼龙新材料产业链培育工作,建设尼龙智造产业园、跨境装备智造产业园等7个专业化产业园,形成了专业化聚集、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特色型培育的良好态势。出台《平顶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多园联动发展管理办法》,将平顶山高新区、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一体化推进,以高新区三星级开发区协同带动其他开发区,推动建设中国尼龙城。2023年年底,中国尼龙城共入驻相关企业和项目200余个,尼龙城制造业税收占全市制造业税收的比重达30%,各类尼龙新材料产品产能达300万吨,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二)延伸产业链——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融合发展。平顶山高新区与平煤神马集团政企联动,推动煤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三化一体”协同发展,从上游的煤炭开采,到煤焦化工,再合成尼龙原料,再到下游的尼龙聚合、改性、纺丝、印染,以及聚氨酯、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制品等,已形成完整的煤基尼龙全产业链条。同时,依托神马尼龙化工、神马工程塑料等龙头企业,延伸尼龙新材料中下游产业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其中,2021年引进落地招商项目16个,总投资19.09亿元;2022年引进落地招商项目22个,总投资52.99亿元,招商引资额同比增长177%;2023年引进落地招商项目25个,总投资58.58亿元,招商引资额同比增长10.5%;2024年1—8月,引进落地招商项目25个,总投资54.03亿元,远超同期。实施打造投资50亿元的尼龙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项目。目前,尼龙智造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建成投用,祥羽药物技术研究院项目、无水印染装备智造项目、中塑新材料改性高分子材料项目、常熟格林普斯改性工程塑料项目、汇明科技高性能吸附材料项目等一批尼龙产业项目已进驻建设,尼龙新材料从原料到深加工的产业链逐步完善。

  (三)优化创新链——以创新主体培育构建创新生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建立“经营主体-科小-高企-科技领军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双轨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五年来,高新区高企数量增长447%,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427%,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增长333%,省级双创孵化载体增长150%。今年,区内神马催化科技、平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获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库柏爱迪生获批省级质量标杆企业,平芝高压获批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在以上工作中高新区均实现零的突破。目前,平顶山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7家、“专精特新”企业2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0家、各类研发机构与平台109家,绿色工厂、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占全市四分之一。建立与尧山实验室、省科学院平顶山产业技术研究院联络机制,推动项目研发、成果转化等深度合作。推动智慧岛建设,构建全链条产业空间体系,开展重点企业对接引育、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孵化等资源导入工作。目前,平顶山高新区拥有国家级孵化载体1家,省级孵化载体7家,孵化中小微企业300余家。

  (四)完善供应链,以基础支撑到全方位保障。整合全市人才资源,开展“百名博士进高新”“百家企业进高校”“百名高管进课堂”等系列活动,累计开展产学研创新78项,50余名博士人才入企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人才供应链与高新区产业资源、科研与生产的深度融合;率先推行科技创新积分制试点,开展创新积分评级,通过政府搭桥、银企对接,帮助65家企业授信8.2亿元,帮助企业获得6590万元专利质押融资贷款。强化生产要素供应,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其中尼龙智造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成功获批全省项目库;加快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等项目,逐步降低园区企业用电成本。通过完善水、电、蒸汽、天然气、污水处理、交通、人力资源七大要素保障,逐步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五)提升价值链,以科技研发驱动产业升级。统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产业化—检验检测”科技研发全流程,提升尼龙产业价值链。基础研究方面,充分发挥尧山实验室、省科学院平顶山产业技术研究院、省尼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平台载体引领作用,不断夯实产业基础研究体系。其中承担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超强高耐热尼龙66纤维及帘线制备关键技术、高强细旦尼龙66纤维项目,将为国产大飞机和国防换装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承办火炬成果直通车,努力探索具有地方特色、产业特色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和模式。目前已实现高端膜用工程塑料、对位芳纶、原液着丝等研究成果的转化。检验检测方面,省能源及尼龙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地投运,实现26种尼龙产品和16项参数认证就近检验检测,“己二腈检测方法”填补国内行业空白。截至目前,平顶山高新区创新主体直接或间接参与制定尼龙新材料产业国家标准12项、行业及团体标准9项,拥有尼龙新材料知识产权246项,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58项,创新主体活跃度位居全市之首。

  下一步,高新区将加速推进产业链的深度耦合,立足“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定位,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为区域转型发展和中原更加出彩贡献高新力量。(开发区研究)

编辑: 李艳蕊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