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朱刚 | 陶濬宣生卒年补订
越地文献
2025-05-17 15:34:58



 陶濬宣,原名祖望,字文沖,号心云,别号东湖居士,又号稷山居士,会稽(今绍兴)陶堰人。清末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同治丁卯(1867年)并补行甲子科副榜;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举人;丙戌会试,挑取方略馆誊录,议叙同知,升用知府,递升道员。后曾赴广东广雅书院、湖北志书局任职,在福建漳州开过煤矿,在会稽白米堰设丝厂,皆丧其财。陶濬宣工书法,上自秦汉,下迄六朝,无所不学。晚年隐居绕门山麓,修建东湖,在东湖内设立通艺学堂、东湖法政学堂等。其毕生同情革命,闻秋瑾被害,义愤填膺,写奏折力辩秋瑾无罪。陶宣生前所著大半未付印,今遗存《百首论书诗》、《稷山诗录》、《稷山楼诗文稿》、《稷庐信稿》等。关于陶濬宣生卒年,当下各类著录记载不同,存有多种说法,有必要考订以辨正误。

一、陶濬宣朱卷的官年问题

绍兴鲁迅纪念馆收藏有陶濬宣光绪丙子科乡试朱卷一份。卷首履历载:道光己酉年十一月十五日吉时生。”按朱卷所录,其生年为道光己酉,即公元1849年。而据张之洞填讳、濬宣表《陶墓塘阡表》记载:“府君生嘉庆十九年十二月八日,年四十。太恭人生嘉庆二十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年三十九。……宣甫脱襁褓,府君孑身之官,生七年而孤,又三年而丧母。”可知陶濬宣父陶庆怡生卒年为18141853,母生卒年为18181856;又言“生七年而孤,又三年丧母”,则上推陶濬宣生年概在1847年。二者记载有异,朱卷所录出生年份小2岁。

        鲁迅纪念馆另藏陶氏家族陶方琦光绪丙子恩科会试朱卷。履历记载:道光己酉年十月二十八日吉时生。”亦为道光己酉年(1849)所生。而据仁和谭献撰《陶君小传》言:“陶方琦,字子珍,会稽人。……光绪十年服除赴京,数月卒于邸。……年甫四十赍志以终。”按传记,陶方琦卒于光绪十年(1884),年甫四十,上推其生年为1845,朱卷所录生年足足提前了将近4年。

       参照传记资料,可见清代科举考试中,存在不少虚报年龄的现象,即所谓的“官年”。主要以减岁为趋向,追求“年轻化”。按“传记优先”原则,凡有传记资料记录其生年的,一般不取朱卷履历。

二、陶濬宣手稿的生年佐证

1、鲁迅纪念馆藏陶濬宣《稷山诗录》(甲申至丙戌)光绪稿本一卷。封面题:“呈阅,李越缦先生手评加圈本”,内页钤“稷山居士”“稷山文字”等印。收录《丙戌元旦立春》诗:“百年难遇岁朝春,人生百年能几人。吾今四十幸几睹,嘉会良足先民。时雪初霁天无尘,门阑喜气三元新。争造华胜作从昼会,蓝尾一爵盘五辛。……”时光绪丙戌(1886),濬宣年四十,可上推知其生年在1847年。     

                                      《稷山诗录》之《丙戌元旦立春》诗

 

 2、鲁迅纪念馆藏陶濬宣撰《稷山论书诗初稿本》。封面题“光绪壬辰冬月写定,宣时年四十有六”,并盖花押印。光绪壬辰,即1892年,时年陶濬宣自署46岁,亦可推知其生年在1847年。

                      《稷山论书诗初稿本》封面题签 

此外,朱卷所记出生年份可能不同,但月份、日期、时辰一般相同,抵牾者较为少见。按陶濬宣乡试卷记载,其生于十一月十五日”,核查农历,当是道光廿六年(农历丙午年)冬月十五,即公历1847年的元旦。此与陶氏《丙戌元旦立春》诗称己“吾今四十”,完全相符。

三、陶濬宣卒年稽疑

       据徐世昌等编著《清儒学案小传》之《陶先生濬宣》记载:宣,字心云,号稷山,会稽人。官道员不仕,归建东湖书院于东郊鸟门山麓,经营二十年,后改通艺中学堂。宣统元年,复改为法政学堂。家贫兴学,艰苦拮据,鬻字之资,悉充校费。实开越中新学之先。三年卒,年六十六。”联系上下文,此处“三年卒”,是为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若按《清儒学案小传》所记享年66岁,则上推生年在1846年,与前述考定的1847年并不相符。笔者通过检索获得如下史料,可资参校。   

      11911年《浙江官报》(第3卷 第5期 ,第23-25页 )劝业道董详陶濬宣等禀勘诸暨银峰尖铅矿并呈矿图等件请给勘照文“为详请事。窃据职商陶濬宣、杨彬焕、汤孝吉、孙诵洛、徐时勉等禀称,窃职等在绍兴府诸暨县小东乡三十七都大成坞银峰尖勘有铅苗。……正月廿四日”此文显示,1911年初时陶濬宣从事勘探诸暨铅矿事。

2191177日《申报》(上海版,第1379711)【法政监督抗验真相】:“东湖法政学堂监督陶濬宣以嗜好未除,曾经禁烟分所禀详抚宪、警道,由学宪、警道札府饬县查办。陈大令奉到公文业已多日,一味敷衍,并不据实查覆。……”报道显示,1911年夏,陶濬宣曾监督学堂尽禁鸦片事。

31912126日《申报》【陈继武启事】:“鄙人现受蔡孑民、陶七彪、何阆仙、陶濬宣诸先生委任,就绍兴东湖法政学堂旧址组织医院。不日旋绍,各亲友处不及遍辞,特此登报告别,诸祈鉴原是幸。”1912年初,陶濬宣等委托陈继武组织筹办医院事。

41912年《浙江公报》(第181期 第6页) 【绍兴陶濬宣禀举通灵住持显圣寺并开办僧民小学批】:“呈悉所请以僧通灵主持显圣寺并开办僧民两界初等小学校,系为整顿戒律、扩张学务起见,应即照准。仰教育司转饬绍兴县知事查核,饬遵并转行僧教育会知照此批禀抄发,抄件存。”此批示刊载于19122月《浙江公报》。

5、绍兴图书馆藏陶濬宣诗作手稿一份,题为《有所感四首》。末署:“壬子二月,东湖居士陶濬宣稿”,下有花押印。壬子年,即1912年。所见此诗稿当为心云公之遗作,后续之年未见有其他作品传世。

                                                壬子二月诗《有所感四首》

以上资料证实,1911年至1912年初,陶濬宣仍在世。故《清儒学案小传》所记卒年(1911)有误。另据《陶馨远藏陶濬宣先生遗墨珍本》序言所记,濬宣卒于1912825日,可作补充。

综上考订,陶濬宣生年为清道光廿六年(农历丙午年)十一月十五,即公历1847年元旦;卒年为1912825日。享年66岁。

 

---本文原刊于2018年9月25日《绍兴文理学院报·越文化研究》第108期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