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我们眼中的国庆大典: 七十五载国庆情,我与祖国共成长
多彩生活
2024-09-20 12:55:43

我们眼中的国庆大典

七十五载国庆情,我与祖国共成长

¨薛金山

1949 年到 2024 年,整整 75 年。这 75 年在人生的长河里不算短暂,然而对于一个朝气蓬勃的国家而言,却犹如白驹过隙。

八岁时,正值祖国母亲 20 岁生日;六十二岁时,迎来祖国母亲 75 华诞。

我是河南省安阳县崔家桥镇李宋村小学一名普通的退休教师。我出生于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1978 年开始在本村(崔家桥乡韩宋村)任教,当时是民办教师。不知不觉间,到了 2022 年 3 月,我已在教育这片沃土里辛勤耕耘了 43 年,而后正式退休。

回首往昔,花开花落,潮涨潮退,始终不变的是 “一切为了孩子、关爱每一个学生” 这一庄严承诺。作为一名奋战在农村一线的小学教师,我在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尽情地沐浴着阳光雨露,深切地感受到我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迁!

难忘的瞬间

40 多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但那激动人心的场景却仿若发生在昨日,时刻在我眼前浮现…… 记得 8 岁那年,正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 周年国庆。我的父亲在安阳市的一家医院工作,国庆节放假时,父亲说要带我去安阳看看庆祝国庆大游行的热闹场面。那时的我,几乎没进过城,也不知道城市是什么模样,满心欢喜的我坐上父亲的自行车,很快就抵达了父亲的工作单位。

第二天便是国庆节,父亲早早地叫醒了我,我跟着他来到最热闹的解放路上毛主席纪念像附近,站在人行道上,等待游行队伍的出现。1969 年的安阳市,高楼寥寥无几,大概仅有几座两三层的小楼。红旗路和解放路十字路口毛主席纪念像周围的广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市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扶老携幼,穿梭其中,流连忘返。大街上张灯结彩,彩旗飘扬,无论是干部、工人、学生还是知识分子等,人人手里都拿着写有 “毛主席万岁” 字样的木板或者小旗,涌上街头游行。

不一会儿,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来了,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各阶层代表展示着自己最新的成果,彰显着崭新的精神风貌。街上到处是高呼 “毛主席万岁”“新中国好!” 的人群,“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毛主席万岁!万岁!万岁!万岁!” 的口号声响彻云霄。工人、农民都有各自的方队和彩车,他们挥舞着手中的花环、彩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满是主人翁的豪情,高呼着 “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最让人惊叹的当属安阳钢铁厂的彩车,金光闪耀,钢花飞溅,展现出工人阶级的蓬勃生机。我和父亲也跟着呼喊,周围的人群都沉浸在喜庆之中。那场面热闹非凡,街上欢乐的人们还表演了许多精彩节目,像扭秧歌、舞龙舞狮等等,个个都是经典节目。最后,父亲带着我随着游行队伍走了很长一段路,直到我走累了,游行队伍也走远了,我才跟着父亲回到他的工作单位。

整个游行持续了一两个小时。我站在路旁,仰望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塑像,仿佛沐浴在阳光之中,身心完全沉浸在幸福与自豪里,心里默默起誓,永远忠于毛主席,做毛主席的好学生。看看周围的人们,一个个眼中都噙满幸福的泪花。那宏大的场面、恢宏的气势、欢乐的海洋、灿烂的笑容,让我终生难忘。毛主席开创的伟大基业,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感到诧异的是,人山人海之中,却鸦雀无声,秩序井然。55 年过去了,当时那种简单的警戒形式和良好的秩序,至今仍令我感慨万千。大家都能听从指挥、遵守纪律,这已然成为当时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一个老太太,一本红宝书,胜过一排武装警察,这充分显示了毛泽东思想的巨大威力。毛泽东的崇高威望,足以让今天的人们感到不可思议。

这一次,我所看到的虽不是北京的国庆大典,但对我而言,却始终记忆犹新。当然,对于那个年代年仅 8 岁的男孩来说,能够亲身感受这样的活动,无疑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即便当时是那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此后,在我眼中,国庆节是五彩斑斓的。街上的商店插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树木黄绿交错,灰色的柏油马路上,红、绿、黄、黑、橙、蓝、银等各种颜色的汽车川流不息。天空湛蓝如宝石,电视里天安门的红墙黄瓦更加美丽。国庆节一直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过往的时代特征。回想起这几十年来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真是令人不胜感慨!

见证教育发展

从我的工作来说,也算是亲身经历民办教师的变迁,见证教育的发展啊!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变化:我 1978 年参加教师工作,当时是民办教师。民办教师出现在上世纪 50 年代,当时在学校教师中占多数。几十年来,民办教师为乡村学校做出了重要贡献。民办教师即便只是一个专用名词,或许很快就会从时代的词典里消失,但民办教师作为历史的群像,将永远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

当时,村小学的条件极为简陋。校舍是过去地主留下的老式瓦房,仅有三座房子,没有操场。整个学校面积仅有几百平方米,学校前面一块几十平方米的空地就算是操场了,而且没有任何体育器材。就这样,每天有 200 个孩子在这里上课,9 位教师在这里培育祖国的花朵,9 位教师挤在一间办公室里办公。

冬天,天还没亮,我就带着孩子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一二三四的口号开始跑步。就在这个操场或者大街上转圈跑,操场和大街都是泥土路,孩子们跑起来尘土飞扬。之后是早自习时间,当然晚上还有两节自习课。而且,教师都是包班教学,我在这样的学校一干就是 10 年。我们农村的教师并没有觉得太苦,其他学校也是如此。

那时农村学校条件简陋,用 “破房子,土台子,泥孩子” 这句话就能概括。孩子们课余活动无非是跑跑跳跳,上树捉 “知了” 之类的,或者到田野里割草、积肥、帮家里干活。每天下课铃一响,孩子们就会飞奔出学校,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要是在路上碰到老师,他们也不停步,喊一句 “老师好”,还没等你看清是谁,就跑得没影了。农村的孩子,就是这般健壮又随性。

有时候,我觉得在农村当教师,这样的生活其实是一种境界、一种性情,更是一种福分;也是一种耐性、一种超脱、一种胸襟,一种心如止水的心态。

时光匆匆,岁月飞逝。眨眼间到了 1997 年,这一年我参加了全省民办教师招教考试,顺利实现了我的教师梦想。如今回想从 1978 年至今,我和时代一同走过了不平凡的 43 年直至退休,共同见证了这个时代的伟大变革。记得我刚担任民办教师时,公办教师实行工资制,民办教师按照民办公助的要求,实行工分加补贴的办法:除了按同等劳力在生产队记工分之外,上级还发给一定的生活补贴,队里每天记 10 分工,教育部门每月发 3 元钱补贴。这 3 元钱,实在买不了多少东西啊!那些年,妻子把我每月发的 3 元钱紧紧攥在手里,整天盘算着怎么花这 3 元钱,因为我们要用这 3 元钱购买油、盐、酱、醋等一切生活用品。

“民办教师没有闲,又教书又种田,苦了一年又一年,可怜,可怜!” 过去,每当听到这句顺口溜,我鼻子总会一阵发酸。而且常常在想:我们民办教师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呢?1980 年,我们民办教师的月工资从原来的 3 元涨到 13.5 元,之后又涨到 22 元、80 元,到 1994 年涨到 120 元,1997 年我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月工资涨到 390 元,这 390 元可比以前强多了。不但解决了一家人的吃饭、穿衣问题,而且有了买彩电的钱,加上借的钱,还翻盖了家里的房子。2006 年实行新的工资改革,到 2009 年我的工资已经涨到了 1770 元,每当我把每月发的 17 张百元钞票递给妻子时,她总是边数边乐,笑得那么开心。现在退休了,待遇还不错,非常满足现在的好政策、好生活!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民办教师曾经是中国农村教育的脊梁。现在,每当提及、听到或者想起 “民办教师” 这个词,我总会心生感奋,心灵得到一次净化,思想得到一次升华。因为,众多民办教师都具备吃苦耐劳、忍辱负重、淡泊名利、恪尽职守的无私奉献精神。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尤其是民办教师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受到社会的尊重,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得到极大提高,国家的基础教育水平、国民的文化素质也有了很大提升,并且正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我想,国家如此重视教育,我国的教育事业必定会更快发展,科技水平也一定会领先于世界。

今年是 2024 年,我 62 岁,祖国母亲迎来 75 华诞。如今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在祖国母亲 75 华诞来临之际,衷心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蒸蒸日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

#老友记#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