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促进社会进步、完善社区治理的有效推手,为打造志愿服务新高地,中原区秦岭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强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全力从壮大队伍、健全体系、优化机制等层面着手,创新开展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今,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志愿“微光”的幸福温度已悄然延伸至服务群众的每个“神经末梢”。
内挖潜力,外聚合力,壮大队伍“生力军”。秦岭路街道秦江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立足社区实际,把辖区范围内分散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资源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局面。一是聚焦核心,调动党员先锋力量。聚焦党组织“中轴核心”作用,依托双报到机制,引导和鼓励自管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下沉社区,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和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志愿服务注入“红色动能”。二是整合资源,组建志愿服务“红色联盟”。发挥辖区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将西城一品芭学园、郑州四六〇医院、郑州市博物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纳入社区共建单位,推动多种力量向社区聚焦,不断扩充服务效能。三是创新路径,实现社会组织深度融合。推行“社区合伙人”服务路径,引进华心社工、甄中夜校、妈妈读书会等“社区合伙人”,共同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形成建设幸福家园的合力。四是培育组织,激发居民自治活力。组建“西郊老街坊”调解队、非遗传承手工公益团、葫芦丝演奏队等多支群众性志愿团体,激发“志愿服务人人参与”的活力。
优化机制,营造氛围,激发志愿“源动能”。秦岭路街道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长效管理机制,创新“公益+社会化”模式,鼓励和动员更多人力、社会资源参与到辖区志愿服务活动中,推动志愿服务工作落地落实、长效运行。一是建立多元激励机制。依托原点在线平台和“爱心派兑”项目,开展关爱未成年人、孝老爱亲、扶贫济困、睦邻友好等活动积分兑换活动,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长和服务质量进行记录和评估,实行“服务换积分,积分兑礼品”的激励机制。二是打造专业培训模式。创办“老街坊合伙人”公益课堂,采取线上直播+线下教学等方式,开设茶艺、摄影、配音、护理等公益课程,通过多元化、高质量的赋能培训活动,帮助志愿者们开拓视野、拓宽思路,提升服务技能和专业素养。三是强化榜样力量引领。发挥先进典型代表的引导力、感召力,开展“最美志愿者”“金牌合伙人”“道德光荣榜”等评选活动,先后涌现出先锋骑手张济凯、暖心车铺孙同和、百米钢笔画吉尼斯纪录第一人魏慧广、市级优秀微网格长陈朝辉、优秀共产党员商户孙东方等一批先进典型,推动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气。
对接需求,长效常态,织密民生“服务网”。秦岭路街道紧密结合“群众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的原则,围绕居民难心事、忧心事,多举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年均开展文明行为引导、困难帮扶、学雷锋等志愿服务1380场次,完成微心愿清单840条,惠及居民 8000余人。一是找到居民需求点。结合辖区老工友、老西郊人多以及领里纠纷矛盾多等特点,深挖地域文化特色,打造“西郊老街坊谈心茶室”“知心奶奶信箱”“凉亭议事会”等特色平台,听邻说事、让邻议事,充分了解居民所思所盼所愿。二是发挥志愿优势角。聚焦群众需求,开展多形式的志愿服务,“星火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冲锋在政策宣传、网格治理、老旧小区改造、文明创建、困难帮扶等一线;“老街坊哨兵”日常开展隐患排查、事件上报、纠纷化解,守护网格内的平安“灯火”;退役军人专属服务站联合郑州四六〇医院,让退役军人享受“家门口”的便捷医疗服务。三是形成惠民着力面。依托线上“微信矩阵”和线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4小时解答群众咨询的民生政策、办事流程、便民信息,真正让居民的诉求线上快办、线下易办,切实让社区居民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和便利,真正实现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的无缝对接,让民生“服务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下一步,秦岭路街道将以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为抓手,不断深化志愿服务内涵、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将志愿服务“正能量”播撒到更多群众身边,绘就基层治理幸福“底色”。
通讯员 常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