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镜头走近偃师好村医
王安朝 /文图
为拍摄几位河南省美丽乡村医生,昨天上午,我和河南电视台乡村频道摄影组同行一道,一同来到了风光旖旎的偃师大地,逐一拍摄,也让患者真正体验到了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好医生好护士这一事实。
偃师区城关镇前杜楼村集体卫生室的赵站周大夫是治疗顽固性、难治性便秘的专家,我们第一站就走进他的门诊里,在拍摄的时候,他在为几名远道而来的患者看病,这里说的远道而来可不是十里八里的远道而来,而是来自上海、黑龙江的几个外地病号,他们都是通过好病友的介绍慕名而来的,诊疗完毕,我们才有机会进行拍摄,在赵大夫的门诊室内,挂满了便秘患者赠送的锦旗,字画,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赵大夫采用的“赵氏疗法”治疗顽固性便秘,独创疗法,“不用泻药,稳治便秘”新方法吸引着更多的患者,对于多钟类型的难治性便秘,在他这里都获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赵大夫已获得了四项中医药治理便秘的国家发明专利,这在全国治疗便秘史上是罕见的。因此,把赵大夫的高尚医德、精湛医术传出去,必将为更多的便秘患者解除疾病的痛苦。
2024年《当代科学家》杂志刊登赵站周大夫的事迹
第二站来到了翟东村第二集体卫生室朱建学大夫的门诊,朱建学大夫行医四十余年,以中医为主,成天忙忙碌碌,有患者进来就看病,没有患者过来就看书,主要看大部头的中医书籍,自我加压,进行充电,博采众人之长,融为己有,他的事迹在《洛阳晚报》上以半版篇幅进行了详实的报道。朱建学大夫主要治疗骨髓炎、腰椎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患者,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患者,他把患者当亲人,能叫花一块钱看好的病,决不叫你花两块钱,也从来不开大处方,彰显了一个老中医的情怀和本色,也因此受到了方园附近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的交口称赞。天道酬勤,2023年,洛阳市卫健委给朱建学大夫颁发了“洛阳市首届名中医”荣誉证书。
上图为朱建学大夫到小张海迪李靖冉家里为李靖冉义诊。
下图为接受河南电视台采访
第三站来到了翟镇镇卫生院。王晓娟是该院的一名护士,她自从进到卫生院后,以南丁格尔为榜样,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积极为患者扎针输液,热情服务,闲暇之余,积极学习,并获得了本科学历,她用知识武装自己,她用热心对待患者,她用真诚努力工作,经她服务的患者都给她伸出了大拇指,点赞!
翟镇镇卫生院护士王晓娟
第四站是翟西村第一集体卫生室郭秋霞,她从赤脚医生走来,历经四十年春夏秋冬,和她当大夫的爱人一起,不论是什么疫情袭来,都能和丈夫一起,想办法,熬中药,免费服务村民百姓,实实在在做到了百姓生命健康的保护神,她写的医学论文在省市级媒体上刊登十多篇,她追求进步,不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在还是偃师区人大代表,眼下她和自己的丈夫主攻鼻炎,给更多的鼻炎患者送去了福音。
上图为郭秋霞大夫在为群众讲述参保的益处。中图为郭秋霞在偃师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留影。下图为会议回来,为鼻炎患者回答操作流程。
第五站是大口镇肖村的村医张少春。
张少春大夫是一名80后,他是大专学历,村卫生室法人、执业中医师,“偃师区优秀乡村医生”,“偃师区优秀青年志愿者”。
张大夫是第四代张氏家族中医传承人,跟随爷爷、父亲、姑姑学习传统中医,对内科、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深得传承,如今他和他的姑姑——洛阳市首届名中医张秀阁一同在村卫生室里工作,服务着全村2000多口百姓。卫生室内一个大药柜子分成了三百多个小格子,一个小格子就是一个小抽屉,里面放着不同类型的常见中草药。肖村紧靠偃师最南端,但酒香不怕巷子深,由于四代看中医,又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擅长治疗复杂疑难性疾病,因此,每天舍近求远的患者络绎不绝前来。张大夫视患者为亲人,精心看,认真疗,让一个个患者的家庭上空再次响起了朗朗的笑声。
张少春大夫接受河南电视台采访
拍摄完毕,已是暮色四合,我和摄影组一道返回郑州,路上,我一直在想,好医生在骨子里就是好医生,他们在执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他们的事迹属于正能量,应该传给普天下的老百姓,应该大力弘扬。
于是写下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