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文化中国行 豫博里的中国丨穿越古今的天籁之音
鹿邑时讯
2024-11-13 09:56:37

骨排箫

  所处年代:西周初期

  器物规格:由13根禽类腿骨骨管组成,最长管32.7厘米,最短管11.8厘米

  出土地点: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

  馆藏单位:河南博物院

 

  “骨排箫是西周初期音乐文物,1997年出土于河南省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骨管中空,内有淤泥填塞,出土时管身有明显的人字形带束痕迹。”11月12日,在河南博物院展厅,讲解员马文笛正向游客讲解骨排箫。

  “我们现在看到的骨排箫由长度递减的13根禽类腿骨骨管组成,最长管32.7厘米,最短管11.8厘米,成排固定在一起,造型轻灵。”马文笛介绍。

  排箫音色醇美清澈、飘逸悠扬,既能独奏,又可合鸣。郑州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几千年前的古人能做出这么精致的乐器让人不可思议,而且他听过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用仿制骨排箫吹奏出的曼妙乐音,真可谓“排箫声起,乐动千年”。

  这种乐器是如何演奏的呢?“吹奏时,应左右手各执一边,低音(长管)在左,高音(短管)在右。骨排箫的吹孔,多数为敞开的圆孔,吹奏者可根据吹口的角度和力度对乐器的音高、音色和音量进行调整;左右平移吹出音阶式旋律。”马文笛说。

  值得一提的是,太清宫长子口墓共出土了四件骨排箫,河南博物院展出的骨排箫是其中保存最为完好、骨管数目最多、最为精致的一件,其编管规范、选材精细、制作精良,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骨质排箫。

  “既备乃奏,箫管备举。喤喤厥声,肃雝和鸣,先祖是听。”箫管的天籁之音是文明的先声,是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艺术脉动。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在中国文化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骨排箫的出土,对我们了解、研究西周初期音乐史的演变和发展、音阶的规律和性能、乐器编列及艺术审美、社会转型等方面的课题,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马文笛说。 (记者 杜军)

      来源:河南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