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夸美纽斯 “直观教学” 与叶圣陶 “训练技能”,咋融合?
畅聊教育
2025-05-22 16:22:12
“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才是提升课堂效率的关键!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取知识,这才符合认知规律!” 王老师用力拍着教案,投影仪上展示的直观教具图片随之晃动。
李老师立刻站起来反驳:“叶圣陶‘训练技能’才是教育的核心!不强化练习,学生怎么掌握扎实的本领?光靠看看摸摸能学到什么?” 会议室里火药味十足,两种教育理念在争吵声中激烈交锋,也引发了在场教师对教学方法革新的深度思考。

夸美纽斯:直观教学,打开认知的直观之门

17 世纪,夸美纽斯提出 “直观教学” 理念,他认为知识的开端永远来自于感官,主张通过实物、图像、模型等直观手段,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他编写的《世界图解》中,每一个知识点都配有生动的插图,比如讲解植物时,配有植物的形态图;介绍动物时,附上动物的逼真画像。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让知识变得直观易懂,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难度。
在现代教育中,“直观教学” 理念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时,会让学生亲自种植豆芽,观察豆芽从发芽到成长的全过程。学生通过触摸湿润的豆粒、观察嫩绿的新芽、记录生长的数据,直观地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在地理教学中,利用 3D 地球仪和地形模型,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山脉的走向、河流的分布,对抽象的地理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些实践都证明,直观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知识的吸收效率。

叶圣陶:训练技能,夯实能力的实践之基

叶圣陶先生强调 “训练技能”,他认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叶圣陶反对单纯的知识灌输,主张通过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他要求学生从日常观察和生活体验入手,坚持写日记、做读书笔记,通过不断地练习,提高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能力。
在当代教育实践中,“训练技能” 的理念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职业教育领域,这种理念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在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汽车构造的理论知识,更要在实训车间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从简单的更换轮胎、检查机油,到复杂的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学生通过反复训练,熟练掌握各种维修技能,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在体育教学中,运动员通过日复一日的专项训练,提升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也是 “训练技能” 理念的生动体现。

理念融合:探寻教学的最优路径

从教学方法层面看,“直观教学” 侧重于知识的引入和理解,通过直观手段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象化,帮助学生建立初步认知;“训练技能” 则注重知识的巩固和应用,通过反复练习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将二者融合,可以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发挥各自优势。比如在数学教学中,讲解几何图形时,先用实物模型、动画演示等直观方式让学生认识图形的特征,形成直观印象;随后通过大量的绘图、计算练习,训练学生对图形性质的运用能力,让学生既能理解知识,又能熟练运用。


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上,“直观教学”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为技能训练奠定认知基础;“训练技能” 则能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以编程教学为例,先通过可视化编程工具,如 Scratch,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代码运行的效果,激发学习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进行代码编写的专项训练,提升编程技能,最终实现独立开发程序的目标。
在实际教学场景中,许多学校已经开始探索两种理念的融合方式。在上海的一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先利用多媒体展示诗词描绘的画面,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直观感受诗词的意境;随后开展诗词背诵、仿写等训练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在物理实验课上,教师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观察物理现象;然后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测量,在实践中掌握实验技能和物理原理。
会议室的争论渐渐平息,王老师和李老师若有所思。他们意识到,夸美纽斯的 “直观教学” 与叶圣陶的 “训练技能” 并非相互对立,而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两种理念有机结合。以直观教学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搭建知识框架;以技能训练为支撑,巩固学习成果,提升实践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出既有扎实知识基础,又具备出色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章从多维度探讨了两种教育理念的融合方式。你对文中案例、论述逻辑是否满意?若有新想法或修改需求,欢迎随时和我交流。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