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董艳丽:结缘奔流 幸福成长
奔流文学
2024-11-25 17:19:37

终于退休了,时间就像快镜头,唰唰唰地过去了。忽然感觉生命好像飘在半空中,每天不用上班,没有约束,被社会遗忘,没有了工作圈,有时候半夜醒来,就像当初没考上大学进班补习的感觉一样,心头空缺了一大半。

就在这时,我遇见了奔流文学院作家研修班,它成为了我的救赎。

初次相识,在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华洋会议中心,奔流第十二期作家研修班,我真正遇见了文学。

图片

一周的培训时间,我像小学生一样,走进教室打开笔记,等待老师上课,虔诚地听,认真地记。同桌的夏老师说:“你怎么那么认真?”我回答:“因为我不懂的太多。我不想落下老师们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李佩甫老师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一个朴实而有内涵的老人,他的写作缘于他的阅读和阅历,他说:“认识照亮生活,形式就是内容,语言就是思维,过程不可超越。”仔细品味,干货太多。因为车祸他住院仨月,这三个月他以病人的身份,观察了医院万象,发现了生命的意义和沉重,他把这些对生命状态的感受变成了文学,注入到他的巨著《生命册》的第十一章。当时我就想,假如我也生病住进医院,我能够像李老师那样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体味生命的状态,并让自己的认识去照亮他们,让他们成为文字融入自己的作品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可能会自怨自艾,顾影自怜,或者是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我的目光大部分是在自己身上,我可能没有余力也不会主动地去观察生活、体味生活,也许这就是读者和作家最大的差别。

那是我第一次见王剑冰老师,一身儒雅、侃侃而谈的王老师最让人喜欢,也可能缘于我比较喜欢散文,听王老师讲课我是全神贯注,唯恐落下一句话。

王老师是用对大自然的情感来书写文字的,每到一处,他都能发现这个地方的美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王剑冰老师深刻地解读了艾青的这句诗,那些河流、树木、石头,对王剑冰老师来说都是鲜活的、充满情感的,而新鲜感就是文字的生命!跟随王剑冰老师的脚步,我看到了阳光照在稻田里一璨一璨的亮色,看见了残废女孩纯净的双眸,看见了祖巷里的乡愁,看见了动物的灵气和生命,再读老师的文章,那些文字都成了跳动的生命,是活泼的,充满活力的。老师的课让我对散文有了更深的感情,我想,未来的我一定会因为王剑冰老师,而努力把对生命的热爱浸润在散文中,让我的文章也活起来。

再次相遇,在鄢陵花都温泉小镇,奔流第十四期作家研修班,感受文学的温度。

图片

鄢陵那期学习,几乎是飞奔而去的,最难忘的是采风活动。花都鄢陵的唐韵小镇让我魂牵梦萦,在那里,我遇见了李白、杜甫还有王维。

那个叫静幽雅致的园子,是唐韵、宋韵,还是两千年前的古国之韵?透过那些古朴典雅、神秘莫测的书斋雅居,我好像触摸到了《诗经》之韵,听到了唐诗宋词在丝竹之声中的吟诵。

行走在唐韵这个现代观光园,恍若隔世,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青草郁郁、树木葱葱,忽而是林间小道,忽而是花池满目;让灵魂脱离身体,漫游在这个仙境阆苑,也许会是另一个世界。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一千多年前的山西人王维,不知是哪处美丽的风景,触动了诗人的灵感,这首被称作《画》的五言诗,一句比一句优美,是景又是画,是画又是景,难道说诗佛王维他梦到了千年之后的唐韵,这唐韵之园,不就是画中之景,景中之画吗?

那个叫青莲居的神秘小院,可曾是李白的住所,古老的门框经历了百年的风霜,篱笆门似开非开,门外鲜花烂漫,门里却是古树参天,想必李白这青莲居士在这儿隐居千年,和着古树饮酒作诗,不亦乐乎,或许在月圆之夜,午夜之时,能看见李白高擎酒杯对月畅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酣兴浓,放下酒杯,穿上长衫,推门而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那湖边的茅草屋,应该是杜甫的雅居,没有浪漫豪放,只见人间烟火,历尽沧桑的杜甫,忧国忧民的杜甫,食不果腹,衣不避寒,仅有的茅草屋也总是遭遇毁损,无奈的他只能靠写字抒发胸臆,他的“昨夜秋高风怒嚎,卷我屋上三重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句句泣血,字字含泪;如今在这唐韵小院,有这么一所草屋,诗人可是欣慰?出门风花雪月,进屋笔墨书香,每天漫步在花田小径,吻着花香,徜徉其中,何不乐哉喜哉。

第三次,在道教圣地栾川老君山,奔流第十六期作家研修班,见识文学的热情。

图片

在这个神仙的地方我遇见神仙一般的张鲜明老师,一位纯粹的诗人。他说,文学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信心,诗歌就是新闻枝头的美丽花朵,把文学当成点亮生活的灯,看见别人看不见的,洞察别人感觉不到的,用心去寻找你的潜意识,诗歌就会从你的心头缓缓流出。我惊呆了,我好像看到在台上侃侃而谈的张老师,他的头顶有一支夺目的笔,就像李白梦中的笔上生花,硕大的花朵,那么绚丽多姿。张鲜明老师说,不被记录的人生,等于没有意义的人生,我想到了我那厚厚的一摞日记,那么多的琐琐碎碎,我能不能把它们升华一下,让我的那片记忆,都变成诗歌呢。

图片

第四次,在“天中”驻马店,奔流第十八期作家研修班,触摸文学的厚度。

听王剑冰老师说文字。重复别人是抄袭,重复自己是笨拙,我们的写作害怕直说,这绝不是玩弄文字,而是布局文字,对文字的感觉最重要,我们要拿出对文字的真诚,让文字有跳跃性,比如写海上日出或者海上落日,一定要带上你的思想,带上你自己的个人主义,盯着海一层层打开,又一层层合上,看烟尘滚滚,听涛声隆隆,那一刻,你肯定会洞悉到整个海都在燃烧,那种生命的律动会和你的心脏一起跳动,这叫共鸣。因为共鸣而产生的文字,生动又有活力,让人读起来像嚼槟榔一样,越嚼越有感觉。

认真仔细地咀嚼老师的语言,把它揉搓进自己的文章里,我惊喜地发现,自己一直执着于那些直白、真实的平铺直叙,稍稍有了一点味道。苟日新,日日新。

第五次,在郑州,奔流复刊十周年庆典,在奔流的浪花里期待成长。

图片

每一次参加奔流作家研修班,都让我元气满满。

在王剑冰老师的文学履历里,看见跳跃式地提升、成长。学生时期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初入社会的谦卑踏实,到成为名家的真实、真诚,这是一个真正的作家,真正深入生活、热爱生活的作家。王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写东西一定不要急于求成,写出来,放几天,让它沉淀沉淀,再拿过来看看,也许你会有许多新的文字和思路,要坚持每日每周每月训练,不要亏待自己的笔,随时有感触随时记下来,慢慢地,你的文字就有了味道,用心去体验你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遇到的,哪怕是一丝丝的声音和变化,都不要放过。忽然想到我去过的宏村,清晨起床,慢慢行走在这个古来神秘的村子里,那紧闭的木门、我进不去的小院,给了我无尽的遐思,从低矮的墙头上伸出来的藤蔓,莫不是曾经的主人和我打招呼,那绿生生、翠莹莹的枝叶,似乎在用力地探啊探。这不是王老师说的那些细节和动静吗?

曹宇翔老师是个诗人,他是真正的诗人,是纯粹、干净的诗人,他读书写诗,写自己忘不了的事,写最恨的最爱的,他总是能找到生活中诗的着力点,比如那些能打开他记忆大门的气味、鸟叫和母亲的呼唤。他内心平和、温暖,看谁都是好人,他的最高理想,就是成为海淀区远大路一带最幸福的人。听他讲课,完全能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那些挫折算得了什么,高考落榜、婚姻不顺、工作遇挫,那都是生活长河里小小的浪花,那是催你成长的加油棒。是啊,从生活的烂泥堆里爬出来的人,在挣扎的过程中能看到烂泥塘边开着的几朵小花,当你露出会心的微笑之时,一位诗人就诞生了。

永远对生命保持欢乐、达观的精神,永远对生命充满希望、充满喜乐,难道这不是文学赋予我们的使命吗?我们不是为困难而来,我们一定是向阳而生。

滔滔黄河,奔腾长江,他们有那么宏伟的气势,但源头也就是一支细流、几个管涌,但是,正是这些细流和管涌,点点滴滴,积少成多,岁岁年年,奔流不息,才成就了伟大的黄河、长江。

此刻,我就是一朵朵小小的浪花,有幸遇见《奔流》,追随《奔流》,在文学的长河里,幸福地奔流成长,乐在其中。

作者简介:董艳丽,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散文学会会员,渑池县委宣传部退休干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