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做记者,总有一些时刻激励着我们勇往前行
传媒行业内参
2024-11-11 18:07:52

2024年11月8日,是第二十五个中国记者节,是属于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节日。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有新闻的地方,就有记者,他们探寻真相的脚步,追赶时光的身影,挥洒汗水的青春。

他们奔赴一线,带来鲜活滚烫的现场报道;他们奔赴一线,收获那些故事的温暖与感动;他们奔赴一线,就像当初第一次出发那样理想坚定。他们,一直在路上......记人,记事,记时代。

今日,第25个中国记者节。

在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里,曾经的一个个瞬间在脑海里闪出,总有那些难以忘怀的时刻,让我们一同回顾来时的路......

忐忑的时刻

还记得刚刚入行的我们吗?“萌新记者”的我们来说,每一次出发都心怀忐忑,第一次上“两会”,第一次跨界出镜,第一次经历地震,第一次见证火箭升空,第一次“蹲点抓人”,第一次熬过最晚的夜......

这是今年3月,人民日报记者汪文正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聆听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面对面采访代表委员、第一次参加开放团组活动、第一次在主题记者会上提问……对于他来说,关于两会报道的一切都是新的。

邵泽东作为新华社年轻记者到地方分社锻炼实践,有幸去到雪域高原,从北京出发,向西飞行2600多公里,第一次戴哈达,第一次看雪山,第一次高原反应到头疼欲裂…...在西藏,他遇见了太多的“第一次”。一年的西藏旅程,他概括起来就上: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韩成之前是陆军某部的新闻干事,2018年8月成为《解放军报》记者。这是韩成第一次参加“新春走基层”活动。搭飞机、乘火车、坐汽车,辗转千里一路北上,赶在除夕当天到达了位于祖国北陲的陆军某试验场然而,当我踏出列车的那一刻,酷寒立刻给了我一个下马威,身上那件厚厚的羽绒服,瞬间变成‘透气装’,鼻腔里很快结了冰,感觉想大口呼吸都很费劲。我解锁手机屏幕,温度显示:-40℃!”。

早7点,中新网王琳在空无乘客的高铁内自拍出镜。

2021年新春“午夜”走基层,第一次身兼数职,第一次刷夜采访。

作为文字记者兼出镜主播,以往都是同事为我掌镜。第一次撰稿、出镜、掌镜、后期“一肩挑”,真是如临大战。渐渐从纯外行变成了“设备控”。

冰城“十二时辰”,一条时间轴串联“蹚雷车”的使命和我采访的经历。

早7点,策划构思,列出提纲,撰写脚本,联络采访;晚7点,码齐设备,检查性能,啃了一根苞米,那天唯一一顿饭;晚10点,背熟台词,化妆遮盖黑眼圈。晚11点半,穿上最厚的衣服,扛上沉重的背包,轻轻关上家门。

用她的话说,新闻就像一场高烧,燃点着热情、烧烫了理想。

忘我的时刻

醴陵融媒体指挥中心被淹,进出只能靠划船

因暴雨不断,河水持续上涨,2019年7月9日凌晨,醴陵市融媒体中心被水淹了,因编辑、制作设备难以转移,记者、编辑和主持人划着船进入中心上班。“本台最新消息,本台被淹了……”记者、编辑和技术保障人员与时间赛跑,克服了通讯不畅、设备不齐、时间紧张、人员不足等重重困难,将灾区一线的灾情、抢险、救援、重建等情况及时向外发布。

  2023年8月2日,暴雨过后,英大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记者师维艺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郝桥镇后东村灾后抢修送电现场采访。

  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军事记者李龙伊,2020年元旦夜,随边防官兵一起去巡逻。他讲到,作为一名军事记者,我对边防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希望将笔触和镜头更多聚焦可爱的边防战士,让他们的故事及精神,被更多人了解。这就是我们报道的意义。

新华社记者王卓伦在报道现场。视频截图

2023年10月7日清晨,新华社驻耶路撒冷记者王卓伦在办公室阳台上记录了冲突爆发之初的一些影像。1个多月来,她多次前往加沙地带边境的以色列一侧。

“我每次想要用手机导航软件抵达这些地区时,都会被提醒前方非常危险。当我一次次赶到火箭弹袭击现场,总会有人主动前来交流,我会告诉他们,我是中国记者,我还会把中国立场解释给他们听,希望能够增信释疑。”她说。

  2023年10月3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驻土耳其安卡拉记者陈慧慧在耶路撒冷就以军扩大在加沙的地面军事行动进行直播连线。陈慧慧是央视第一梯队派驻战场的记者,她于10月9日发回了第一篇报道,最新的一篇报道是在11月1日发布的。截至11月4日,她在战地已经坚持了整整27天。

感动的时刻

16年第一次几乎全程流着泪完成采访

湖北日报记者李墨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武汉封城第四天。我接到报社紧急采访任务:立刻奔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采访院长张定宇。

当他一瘸一拐地推门走进来,我的目光疑惑地落在他的腿上:他是受伤了吗?

在一次通话的间隙,我抓住机会问他:“大伙儿都说您性子急,您是不是常对他们发脾气?”

张定宇突然陷入了沉默。好一会儿,他才抬起眼睛,平静地说:“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心里面有一个秘密,从未对外人说起过,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我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了。这就是为什么你刚刚看到我走进来的时候,我的腿,是跛的。”

我震惊地停下手中的笔,泪水止不住地淌了下来。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16年来,第一次几乎全程流着泪完成的采访。我们的摄影记者柯皓,一个拿了16年相机的老记者,同样因为颤抖,第一次没有端稳手中的相机。

采访结束已是凌晨。我们连夜赶写了人物通讯《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报道在全国率先推出后不到24小时,湖北日报新媒体点击量突破6900万次。随后,他的故事,感动中国。

无限地抵达现场,报道才会真诚

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袁汝婷曾写过一个英雄模范的人物典型——梅雄。在一起高速公路车祸中,他经过时下车救人,却被过往的车辆撞成重伤。脑死亡之后,他在农村的老母亲及妻子决定捐献他的器官。

图为梅雄姐姐看着报纸流泪

记者问他的妻子:“哪个瞬间,你是最不知所措、最难受的?”她讲了一个细节,说手术室外有一个特别黑的拐角走廊,梅雄在做器官摘取手术时,她就一个人站在那里,“可能都没有人知道我在那儿,我站了好久”。

记者后来就去那个手术室外面没有灯的昏暗走廊里,一个人站了近20分钟。这是没有对话的20分钟,但却是整场采访中最有意义的20分钟,因为身临其境地去理解一个妻子做出器官捐献的决定是多么不容易、多么伟大。

袁汝婷讲到,所谓的信念、细节、情感,一定来自于记者愿意把自己无限地抵达新闻现场,这样你写出来的报道才是真诚的。只有你真诚了,读者才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和故事的真诚。

市广播电视台记者张涵硕在演讲中获奖。记者 刘迅 摄
40年前,一场“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掀起全国乃至全球华人保护长城的热潮。活动中,市广播电视台记者张涵硕和观众分享在过去10年的长城采访中,他捕捉到的那些震撼人心的故事。“在和这些当年的亲历者们交流时,很多人都说,那会儿真的没想到能有这么多人捐款。募捐处收到的捐赠在一分一分、一毛一毛的叠加着,有人捐出整整一月的工资,有刚结婚的新人捐出了自己的嫁妆,还有那些不留姓名的人们,在捐款名单上写下这样的名字:长城儿女,普通一兵,共产党员。有人在捐款信中写到:我们愿做万里长城的一块砖,愿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修好祖国的万里长城。”

幸福的时刻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刘彦

延安的记者特别有幸福感。

这里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壮美的自然景观,更有辉煌的“延安十三年”。每一处旧址、每一件文物,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资源。延安的新闻关注度高,这给了我们更多向行业翘楚学习、与优秀同行竞技的舞台。

作为延安的记者,我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进一步夯实信仰之基,持续练本领,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切实做到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用心用情用力讲好延安故事。这是我必须要去全力承担的责任和未来奋斗的方向。

华龙网融媒体新闻中心韩曜聪。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在韩曜聪进入媒体的第一年,有次在开重大主题报道策划会时,大家对选题形式一筹莫展时,他大胆提了一句:“可以在作品中加入说唱音乐吗?这不就很创新!”

谁能想到,就是这一次尝试,这一嗓子,唱出了一个重庆新闻奖一等奖。

“小时候,我有个音乐梦,能够站上舞台,唱出自己的心之所向。长大后,我成为了一名新闻人。现在站在新闻的聚光灯下,我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用心用情,在新闻的舞台上讲好重庆故事,讲好中国故事。”韩曜聪在演讲中这样说。

人们常说新闻工作者是“追光者”,追寻细微的光亮,不断探索事实真相。而他对于“追光”还有更深的意蕴:“30年来,我更多‘追’的是初心,这是信念之光、热情之光,而这光,拥有催人奋进的力量,让我在广播事业中不断前行。”

孙凯是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一直以来,他带给大家的感觉是有些内向的,但聊起自己的职业——播音主持,他就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在播音主持道路上,我感觉这条路越走越宽,越走越有意思,我在其中得到了快乐和自由。后来对它的爱慢慢升华了,把它当成了一种艺术、一种事业,当成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孙凯说。

荣光的时刻

工人日报记者兰海燕与大家分享了自己38年新闻工作的感悟。在职业生涯中,他关注的是那些最普通的劳动者:车间工人、连锁店员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兰海燕的报道一直讲述着劳动的故事,为广大劳动者争取权益,他的报道叩问着劳动的意义,为他们鼓与呼。这位还有不久就要光荣退休的老新闻人在报告会上动情地说:“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时代更美好!”

《工人日报》记者兰海燕

闫征,现任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视频中心副主任、全媒体记者。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她与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同频共振,从网络主持人到全媒体记者,用指尖和镜头记录时代变迁,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新闻产品。她曾8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并获得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近日,第18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闫征榜上有名。今天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媒体人。

得知自己获得第18届长江韬奋奖时,闫征正在空客天津A320系列飞机第二条总装线项目施工现场,戴着安全帽,穿梭在一线。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她和团队策划做一期有关“空客”的节目。“肯定是开心的,主要是觉得自己很幸运,赶上了这样一个好时代……”来不及多想的她,很快被现场施工的“嘈杂”声拉回到现实,她的采访工作在继续。

42岁的闫征成为第18届长江韬奋奖最年轻的获奖者,谈及梦想,却笑着坦言不敢再说做到“最好”,“但我想永远做那个能够超越自己的人。”闫征说。

从新闻记者到“果果书记”
刘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记者,2020年3月被派驻到四川凉山喜德县鲁基乡中坝村任第一书记。
从3月到9月,我在中坝村奋斗了150多天,我觉得累却快乐,苦也值得。我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彝族名字——“依火果果”,走在村里,随时都会被乡亲们拉住唠唠家常,反映问题,他们亲切地喊我“果果书记”。
有人问我来这里生活方不方便,我说无论怎样都要逐渐适应,我的不方便也是所有老乡的不方便。我想用我的努力,带动全村四千多人过上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

这张满是泥水的衣服和灌满泥巴的鞋子的照片,是我的自拍。6月4日那天,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经历泥石流,我带领村干部用了3个小时,才把受灾村民安全转移。

向他们致敬

热爱是态度,坚守是选择。现在这个时代,把爱好变成工作越来越容易,难的是当你真正从事这项工作时,你是否考虑清楚,自己是真的喜欢还是三分钟热情,是否想做好它,是否愿意让这项工作陪伴你终身,职场的最高境界
,应该是把工作变成自己的兴趣、乐趣。

在媒体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走过了“黄金时代”,迎来了“媒体转型”,每一位直面挑战、不惧前行的新闻工作者,都是“既然选择了理想,便只顾风雨兼程”最真实的写照。

肩挑社会道义、笔落时代风雷、守望公平正义……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奔波在路上、伏案至深夜的理由。

愿无论何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责编:戴 靖 审核:闫 华

来源:中国报业





往期精彩




中央第九巡视组巡视人民日报社工作动员会召开

报纸也“睛彩” 看看这组航天报道的高光时刻

谁在假冒媒体发“新闻”?

378件!20人!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第18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公示

点击分享 让更多人看到



订阅《中国报业》杂志
1.可关注《中国报业》公众号,
点击对话框中“业务互动”→“杂志订阅”;
2.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300,
上、下半月刊每本20元,全年定价480元;
3.确认开票电话/传真:010-65363855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