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生成的历史根脉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09-11 08:30:16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要概念。基于此论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宏大概念,亦具实践样态,其包含三大要素:基于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元素、域外文明元素、中国共产党人百余年以来建立的文明新形态。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历史根基”而言,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延续及发展中积淀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其思想精髓,这些传统思想文化诸要素就是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基及价值遵循。那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生成的这一历史根基,究竟包含哪些具体而微的要素内容呢?本文总结、归纳出五个主要方面或曰类别的具体元素。

先秦时期文字记载以及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包括所有的文物见证等要素。因为这一时期的文字记载及其文物见证尤其珍贵,它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前三千年左右的奠基历程,也呈现出秦朝统一六国之前近三千年的文化精髓的积淀和发展。

这些极为珍贵的文明要素,具体包括:始自炎黄以来的或片段记述或口头传说或文物见证的宗法、礼仪制度及精神信仰之源及其相关遗存;基于甲骨文、金文尤其是前期过渡文字所记述记载的所有华夏文明历史及文化“档案”;又有自传说中的伏羲女娲以来的所有关于中华大地科学技术理论和实践的留存,包括理论和技术发明,尤其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医),包括英国人李约瑟《中国科技史》所记载的所有内容。它们是开启中华古代文明逐步形成及稳步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中华古代文明要素中所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基础性部分,可谓是构建整个中华文明大厦的骨干要素,是支撑这一文明延续下来的核心内容。

华夏大地数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学艺术精华及其思想留存。中华古代文明犹如浩瀚星空,其中最为璀璨和耀眼的银河系就是五千年来发展延续下来的文学艺术成果。这些具体元素包括:始自五千年以来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或部族关于文学仪式的记载及其相关遗存,尤其是《诗经》、汉赋、晋字、唐诗、宋词、元曲……所有文学经典留存。另有中华艺术包括先秦石刻、漆画,又有汉画像这一综合艺术,更有中华伟大的书法艺术包括魏晋书法艺术的高峰、隋唐书法的辉煌、宋元时期的持续发展以及明清的继承和发展;至于唐代山水画艺术(如“草圣”“画圣”“塑圣”之类)与禅宗的高度融合,唐朝盛世充分体现了文化艺术事业的巅峰之状——它达到了一种承前启后的内蕴着各种传统思想与新兴宗教理念相融的较高的境界和阶段。

五千年来的中华信仰及其对文化艺术的影响力。具体来说,这种力量主要始自秦汉以来域外传入的宗教特别是佛教的巨大影响和信仰积淀,无论是翻译的经典还是唐宋以来的儒释道合流后的思想融汇,其在神学、庙堂、民间皆弘扬和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化遗存;始自华夏大地上人类诞生以来留存的岩画、雕塑及其各种精神信仰见证的一切艺术及其建筑遗存,包括各种器物、动物及人骨、人类制作的各类艺术品和生活用品,包括原始时期、远古和上古时期、近代以来的各种建筑遗存及呈现中外艺术风格特色的建筑物。这些文化要素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它们见证了华夏各民族基于相同或者不同信仰的或冲突或融合历程。

在此强调,这种影响力离不开先秦中华传统信仰,其中主要是我国数千年来一成不变的民间信仰力量,如天神地神、财神灶神之类的持续性作用之力。这种传统信仰的影响与后来域外宗教的传入相互作用,使域外信仰逐步“中国化”,最终到一千多年前的北宋之后,形成了以“儒释道”合流的思想,它们对中华古代文明尤其是文化艺术创作和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并延续至今天。

科技文化的积淀和发展。此处以始自2世纪初期蔡伦“蔡侯纸”的发明为案例进行分析。公元107年,蔡伦正式发明现代意义上的“纸张”,开启了人类精神文明快速传播及进步的新纪元。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以纸张(当然也包括其他文字载体如绢帛、木石、甲骨等)所留存下来的一切文字,包括《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这些卷帙浩繁的中华典籍,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如前述提及李约瑟倾心而作的《中国科技史》所包含的内容及思想,它们也同样构建了中华古代文明大厦的根基。特别是中华古代科技理念及思想,无论是中医还是四大发明,无论是《九章算术》《本草纲目》,抑或“比得上贝尔的电话和爱迪生的留声机”的“科学达人”朱载堉首创的“十二平均律”,数千年来,中华科技文明如同浩瀚宇宙中的星斗那样,永远闪亮于世界科技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思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历经近550年来的这一伟大历史时段,发展及积累下来我们中华文明中最为璀璨的传统思想。毋庸置疑,这种思想有着之前两三千年逐步积淀的基础,包括西周时期及之前炎黄以来积累下来的系列精神文化,如各种典章制度、商周礼仪制度等。同样毋庸置疑的是,这种思想在随后两千多年的历史时期,历经各个朝代的丰富和发展,至宋元理学完善,至今成为中华古代文明的精髓和基础。

诸子百家思想是数千年来中华传统思想的精髓和核心部分,也是构建中华古代文明大厦中最为基础性的思想元素,它们对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延续及发展发挥着主要的影响,是中华文明的“根”和“魂”。

总之,上述五大要素内容的归类可以说是“一家之言”,未能够纳入的要素也是存在的。至此,中华文化尤其是五千年以来中华文明诞生之后的传统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根脉。同样,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实践及历程,当然需要新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先进文化,它们是建设这一文明的基础,而和平与发展的理念则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保障。

此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立足于现代,着眼于未来,其内涵要素基于传统文化根脉、积淀于近代以来百余年的中华文明与外来文明的冲撞与交融历程,且得益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和完善。譬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礼仪制度就是以红色礼仪作为底色及引领,后者是构建大党大国荣典制度的“风向标”或曰“航海灯塔”。为此,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我们要着眼于和平与发展,呼唤合作与共赢;他山之石亦可助力,人类唯有团结协作,方能真正发展。唯有如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之路方可得以无限延伸。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红色礼仪源流研究”(22&ZD240)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于世华报纸王晏清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