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看电影/周保堂
风吹乌桕树
2024-11-18 09:27:26
          

           

童年时期的快乐往往简单纯粹。对于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们来说,童年生活里的娱乐项目着实不多。能在村子里的打麦场上看一场电影,那绝对是件天大的事儿,足以让孩子们兴奋到极点,说不定梦里都能笑出声来。

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豫东地区的多数农村,娱乐活动极为匮乏。一年下来,能听上几晚上说书,看几次走村串乡玩把戏的,就已经很不错了。要是能看上一场电影,那可算是享受到一场文化活动的盛宴啦。

记忆中,放电影大多选在农活相对清闲的时候。一是小麦种下后,天气不冷不热的那段时期;另一个时段是麦收打场结束且秋庄稼种上后,天气进入“小暑”节气,正如俗语所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天热起来,晚上出门到街上纳凉的人增多,这时生产队就会联系公社的放映队来放电影。

放电影的消息一旦传开,村里瞬间热闹非凡,仿佛炸开了锅,人们个个兴高采烈,奔走相告。高兴的可不只是孩子们,大人们同样如此。当天下午,生产队会提前收工,好让主妇们能早点把晚饭做好,不耽误看电影。太阳离地面还有几杆子高,打麦场上的两根木棍就已立好,中间的桌子也摆放到位。电影队一来,不用生产队长吩咐,年轻人们便主动爬上刚立好的木棍,把银幕四角的绳子系好,再将放映机放在桌子上,就等着天黑放映了。

来得最早的自然是我们这些十来岁的孩子,有的拖着席子,有的扛着小板凳,早早地抢占电影机前面的好位置,等着大人们前来。村里家家户户,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全都出来看电影了。晚到的以及外村赶来的人,只能站在后面,放映机四周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看电影的人,最外围的人甚至要站在小凳子上踮着脚才能看到。

那时村里还没通上电,放电影得靠发电机供电。随着“轰”的一声发电机启动,放映机桌上那大功率电灯泡瞬间亮了起来,场地一下子亮如白昼,大家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一声惊叹,紧接着掌声也响了起来。

放映员熟练地把脸盆大小的胶片安装好,接着关掉亮着的灯泡,只见一束光投射到银幕上,随即呈现出动态画面,电影便开始放映了。先是播放“加演片”,内容包括报道时政的《新闻简报》、《西哈努克亲王访问北京》等,时长大约半个小时。之后便是正片了,记得当时看得次数最多的影片,有戏曲电影《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战争片《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董存瑞》《英雄儿女》《上甘岭》《打击侵略者》,还有外国片《列宁在1918》《桥》《看不见的战线》等等。要是当天放映的是那些战争片,在村里可就热闹了,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十天半月谈论的都是影片相关的话题。

我们村是个小村,仅有四个生产队,即便每个队一年放一次电影,每年也就只能看四场。为此,我们常常跟着那些上了初中、年龄稍大些的孩子去外村看电影,周边三里五村都被我们跑遍了,具体去过多少次都记不清了。

最让我们高兴的,莫过于看了新发行的战争片,而别的同学没一起去看的时候。有一回,班里几个同学去湾赵村看了《侦察兵》,影片讲述的是解放军侦察参谋郭锐带领侦察小队深入敌占区丰城侦察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惊险刺激。没去看电影的同学,一下课就拽着我们让讲电影情节,听到紧张处连厕所都不让去,非得接着讲。就因为这部电影,我们在同学当中可炫耀了好长一段时间。

而最让我们急切期待的,就是看电影时等“跑片子”的环节。当时,新发行的影片各村都争着看,往往一晚上会安排两三个村放映。记得在十里店村看新片《闪闪的红星》那次,就是“跑片子”。我们这个放映队的两个人提前去另一个公社的放映点等着,那时一部电影一般是两盘胶片,等那边放完一盘,一个人就立刻拿起胶片骑上自行车往这边送。在等正片放映前,按惯例先放“加演片”《喜看大寨丰收年》,“加演片”刚结束,跑片子的人满头大汗、慌慌张张地把胶片送来,胶片一卡上,随着电影机“嗡嗡嗡”声响起,银幕上一颗大大的红五角星闪出,金光四射,激昂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也响起来,场上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一听片头曲就知道,又是喜欢的打仗片。

可就在一切看似顺利进行时,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第一盘胶片放完后,电灯泡突然大亮,等了十几分钟也不见开始放映,场地里大家就议论开了。为安抚大家情绪,放映员通过喇叭说“跑片子”还没回来,请大家耐心等待。又等了好久,场里“嘘”声、打口哨声又响起来了。有人站起来大声说:“不能让大家干等啊!不行把上一盘胶片再放一遍。”但上一盘胶片已经被下一个放映点拿走了,放不成了。经协商,又把“加演片”《喜看大寨丰收年》放了一遍。放完后“跑片子”的人还是没回来,因为《闪闪的红星》这部片子太精彩了,大家都是第一次看不愿意走,就只能接着等。等“跑片子”的人回来后才知道,可能是心里急切,蹬自行车用力过猛,回来时走到半道自行车链条断了,剩下六七里的路程,他是推着自行车跑回来的。等到我们看完电影回到家,都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

最郁闷的莫过于没看成电影,还白白跑了一整晚。记得有一回,听说离村五六里地的三家店村要放电影。下午放学后,我饭都等不及做好,抓了个馍就跟着大点儿的孩子跑了出去。一路上,满心都在猜测今儿晚上能不能看到打仗片,听说前几天某某村刚放过,大家那叫一个兴奋。

可等走到村口,既没瞧见电灯光,也听不到平日里电影场的喧嚣声。正疑惑着呢,突然从村里急匆匆出来几个跟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因为天已经完全黑了,已看不清来人面貌,我们赶忙问:“电影在哪个街放呀?”对方回了句:“赶紧拐回去吧,今晚压根儿就没电影!”一听这声音,还是俺村的,而且他们来得比我们还早。

刚才那股兴奋劲儿瞬间就没了,大家都闷头往回走,心里沮丧到了极点。走了一会儿,大点儿的孩子开始挨个问,这消息都是听谁说的。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倒查消息来源吧。查了一圈,结果发现两拨人听到的消息,都来自同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他腿有残疾没上学,是在路边放羊时,听两个骑自行车路过的人随口说的。大点儿的孩子气愤地说:“明天找到他得问问,要是他编瞎话骗咱们,非得揍他一顿不可!”大家都愤愤不平,齐声应和。

快到村口的时候,大点儿的孩子叮嘱道:“都别乱说啊!”到了村口,坐在街头抽烟的老爷爷问:“咋回来这么早呀, 看的啥电影啊?”大点儿的孩子尴尬地回答:“《南征北战》(南里北里瞎跑一趟)。”老爷爷哦了一声,说:“咋又是《南征北战》啊!”要是让人知道我们瞎跑了半夜,就怕村里人说我们“没才料”(做事欠考虑、不周密)呢。

在那个年代,可不像如今这般有大量家庭作业要完成。当时只要听闻哪个村子要放电影,放学后大家便会迫不及待地跑去观看。就这样,几年下来,有些电影都不知道被看了多少回,不仅对故事情节了如指掌,就连电影里的经典台词也都记得滚瓜烂熟。许多年过后,当生活中遭遇困难之际,我们还会调侃地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可是《列宁在1918》里的台词。直至今日,在当年的同学聚会时,要是哪位同学把酒杯举到嘴边后又放下,而酒杯里的酒依旧没动,那敬酒的人就会打趣说:“高!实在是高!”这是出自《地道战》的台词,一听这话,大家便会哄堂大笑起来。而在《英雄儿女》里,王成身背步谈机毅然跳出战壕,对着话筒高呼:“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以及《董存瑞》中,董存瑞一手托起炸药包,一手拉燃导火索,大喊:“为了新中国,前进!”他们那种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对我们正确人生观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联系:周保堂 13938096191
地址:周口市政府办公室)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