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河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原策
2024-11-21 07:24:00

编者按: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强链补链固链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河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呈现出以民营企业为主、聚焦制造业领域等的发展态势,但总体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河南中小企业成长为“小巨人”企业,第66期《顶端调研》推荐本篇报告,通过总结梳理我国先发地区“专精特新”企业的优秀做法和经验,为河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提供借鉴启示和对策建议。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 牛雪妍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中小企业作为制造业产业链中的重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而兼具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专精特新”企业既是中小企业的领头羊,也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佼佼者,具有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质量好效益优的优势,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更是进一步发展为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产业链领航企业的前提。

由此,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形成从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制造业单项冠军、领航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是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战略性举措,对于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现。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1.5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3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余家,提前达成培育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目标。其中,河南省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004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62家(剔除复核未通过的企业,共266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30家(剔除复核未通过的企业,共394家)。河南“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成果显著,梯度培育体系正逐步建立。

(一)民营企业作用突出

从企业性质来看,河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占比高达89.53%;国有控股、中外合资企业次之,分别占比5.12%、2.33%。3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中,有28家民营企业,占比71.79%。多家民营企业牵头组建产业研究院、省中试基地,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成功上市的“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主导,成为河南资本市场的主力军。可见,民营企业作用日益突出,不断推动河南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二)制造业占主导地位

从行业分布来看,河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所属行业较为分散,涉及9个行业,数量排名前三的是制造业384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6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家。从细分行业来看,数量排名前十的均在制造业领域。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是“小巨人”密集度最高的行业,企业数量分别为51家、51家、48家、41家和37家,累计占比超过五成(见图1)。可见,河南“小巨人”企业精准定位于制造业领域,符合攻克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的初衷和强化工业“四基”、强链补链的基本定位,对于落实制造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三)区域集聚特征明显

从城市分布来看,河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泛分布于18座城市(见图2),以郑州市、新乡市、洛阳市、焦作市、许昌市、南阳市等地较为集中。其中,郑州、新乡、洛阳三个区域“小巨人”企业累计占比超过五成,郑州企业数量遥遥领先,共123家,占比28.60%;新乡63家,占比14.65%;洛阳55家,占比12.79%。进一步研究发现,“小巨人”企业数量与当地研发投入强度呈现出一定相关性。企业数量排名前10的地市中,有7个在2022年R&D经费投入强度中排名位列前10,另外3个位列前15。此外,当地GDP总量、政策支持水平、营商环境、工业基础、人才资源数量等因素也是“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成长性稳定性良好

从成立年限看,河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5~30年,共426家,超过30年的企业有3家,低于5年的仅1家,80%以上的企业深耕行业十年以上。企业平均成立年限为17.6年(见图3),远超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2.5年)和全国“小巨人”企业平均成立年限(16年),说明大多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要经过较长时间专业能力的积累、技术水平的沉淀以及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才能迈过中小企业生存的关键节点,达到较为稳定的“小巨人”发展阶段。分批次来看,五批“小巨人”企业的平均成立年限呈递减趋势,说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市场供需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培育周期逐渐缩短,有望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成长。

(五)科技创新活力迸发

从专利数量来看,河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申请专利5.39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31.08%,实用新型专利占比61.28%,外观专利占比7.64%。平均每家企业专利申请125件,高于全国“小巨人”企业平均申请量(115件)。从研发能力来看,专精特新“小巨人”A股、新三板上市公司超六成研发投入在 1000万元以上,平均研发强度达7.2%,虽低于2021年全国“小巨人”企业10.3%的平均研发强度,但仍是制造业研发强度的4.7倍。可见,河南“小巨人”企业创新能力正稳步提升,展示出较强的创新活力。

二、河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河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稳中向好、量质齐升,但从整体上看,“小巨人”企业在政策机制、创新能力、产业生态、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补链强链固链。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从体制机制看,河南“专精特新”企业支持政策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不高,政策覆盖面窄且支持力度有限,缺乏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企业申报认定时,会出现购买专利、虚设机构等不良现象,导致“专精特新”企业识别工作不够精准,入库企业的审查管理和过程监督也不健全。从配套服务看,尽管国家出台了多项普惠金融政策,但尚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小巨人”企业依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一方面,受轻资产、高成长、高风险等特点影响,省内商业银行更倾向于为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对融资需求迫切、需要中长期贷款的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信贷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门槛高,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缺乏可以抵押的固定资产,未达到资本市场融资需求标准,很难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

(二)高端要素供给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首先,由于研发费用高、回报周期长、投资风险无法衡量,“小巨人”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导致创新积极性不高,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占比偏低,制约了技术创新升级。其次,尽管河南高校毕业生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但未能将高质量劳动力引向“专精特新”细分领域,专业对口人才少。同时,受大城市虹吸效应以及大型企业的影响,河南中小企业在薪酬待遇、发展前景、工作环境等方面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导致人才招引留用难。最后,河南高校和科研院所较少,“小巨人”企业内设研发机构不多,缺少创新能力较强的工业类技术研究院。新引进建设的实验室、创新中心无法与“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导致科创平台支撑力度薄弱,产学研用合作不紧密。

(三)产业链协同性不强,产业生态尚不健全 

“小巨人”企业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是行业龙头的配套企业,但存在配套能力不强、上下游分工协作不紧密的问题。一方面,河南部分“专精特新”企业产业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技术研发推广体系不够完善,在工艺设计、产品质量和专业化服务等方面尚不能满足龙头企业的标准,导致龙头企业在“卡脖子”领域依然严重依赖进口,不敢采用“专精特新”企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使得“专精特新”企业难以补链强链。另一方面,河南“专精特新”企业未能形成有效聚集,集群化程度不高,缺乏以“专精特新”产业园命名的特色集群。企业在获评“小巨人”称号后基本是“哪儿来回哪儿去”,不同地区和行业间缺乏有机衔接,产业布局分散,企业关联性不高,上下游协作程度较低,“一条龙”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未能真正形成。

(四)升级改造压力较大,数字化转型水平低

首先,河南大部分“专精特新”企业还处于传统管理阶段,管理者对数字化转型认识不够,担心投资周期长、花费成本高、成效不显著,无法在数字化投入和价值效益之间做出有效衡量,因而缺乏主动性。其次,数字赋能后,企业缺乏长期系统的战略规划,发展路径不明确,市面上通用成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可能与企业当前的业务模式不匹配,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再次,中小企业普遍数字技术水平不高,基础薄弱,数字化人才匮乏,难以满足数字平台的开发、部署、运营和维护需求,存在“数据孤岛”的现象。最后,由于河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数字化投资意愿上存在差异,造成不同地区“专精特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资源、相关服务机构和共性服务设施不同步不协调,制约了河南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三、先发地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借鉴

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地是我国制造业强省,同时也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最多、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通过梳理先发地区“专精特新”企业的优秀做法和经验,为培育壮大河南“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借鉴启示。

(一)打造“专精特新”产业园区新模式

随着“专精特新”相关支持政策不断加码,各地积极打造“专精特新”产业园,推动企业集聚成群。例如广州市对聚集1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产业园区授予“专精特新园区”牌匾,并优先推荐申报省级以上示范基地。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对认定的产业园运营管理机构按实际运营经费的50%给予补贴,对入驻的“专精特新”企业租金按实际租金的50%给予补贴。深圳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从土地出让、规划设计、厂房供给、招商运营、二次流转、产业监管等各个环节进行探索创新,以“工业上楼”引导先进制造业集聚,打造“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体系。浙江省首批确定了20个园区作为专精特新产业园(创建)试点,对其进行为期1~3年的创建考评,经验收达到命名标准后授予“浙江省专精特新产业园”称号,形成以招引、培育、集聚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为主要功能的特色化平台载体。

(二)拓展“专精特新”资本市场新路径

在国家金融政策支持下,金融信贷、财政资金等多路资金快速涌入,精准滴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比如,齐鲁股交“专精特新”专板作为全国首批专版之一,聚焦服务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在专板设置了孵化层、规范层和培育层,并及时发布入板规则;强化普惠基础服务、精准融资服务、专享上市服务三大体系建设,创建山东资本市场培训学院,提供上市全程陪跑服务,完善综合金融服务和上市规范培育功能。同时,联合银行创新推出“齐鲁股交·专精特新贷”、定期组织特色信贷产品宣讲会,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再比如,江苏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鼓励全省各级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基本形成各级财政联动支持机制;充分发挥省政府投资基金带动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与多家银行合作,为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打好“财政+金融”组合拳。

(三)构建“专精特新”创新融通新生态

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等七条链,各地积极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对接,通过“以大带小、以小托大”的模式,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融通创新发展生态。例如,山东省十部门联合开展“携手行动”,支持省内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攻关,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组织“专精特新”企业专场对接活动,实施“卡位入链”工程,引导链主企业向中小企业发布融链固链需求、开放场景应用,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为链主企业提供关键配套,打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通道。广州市依托“链长+链主”模式,举办重点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参加广交会、中博会、“粤贸全球”等境内外大型展会,使链主企业、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共享生产要素,促进上下游、大中小企业链式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四)激发“专精特新”智改数转新动能

近年来,各地抢抓数字化发展新机遇,以数字化改革赋能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比如,浙江省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设立首席数据官,加强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求,开发集成一批面向典型场景和生产环节的工业APP;建设“‘1’类基础性平台+‘N’类特色专业型平台”体系,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范式;编制问题和需求清单,为企业提供适用生产管理实际的数智化解决方案,增强供需匹配度。再比如,山东省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分布集中的行业领域,探索生产体系、业务流程、经营模式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需求路径,每季度举办一次智能化改造供需对接专场,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现场诊断,精准提供数字化服务商、平台和解决方案,提升数字化服务供给能力。

(五)健全“专精特新”培育服务新体系

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需求,各地不断完善梯队培育体系,健全服务机制。例如,广东省健全逐级后备、逐级递进的梯度培育机制,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成立全国首个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促进会,搭建由科研院所、产业园区、服务机构、金融机构、行业标杆企业等组成的交流平台,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梯度培育、供需对接、政企沟通等服务。浙江省创新开展省级“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工作,建设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打造“浙江企业之家”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十链百场万企”对接活动,为企业提供共性普惠服务和个性精准服务。江苏省依托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专精特新”企业线上培育库,实施分级管理和每年滚动调整。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实现省级以上企业服务专员应配尽配、全员覆盖;开设线上“直通车”通道,跟踪收集企业诉求,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四、河南加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的对策建议

基于对先发地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经验的总结,结合河南实际,因地制宜引导中小企业成长为“小巨人”企业,为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群体、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一)完善梯队培育体系,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一是优化顶层设计,支持省市县分级制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专项规划,出台金融扶持政策,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梯度培育体系,引导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二是鼓励开展全省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摸底工作,对具有“专精特新”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早发现、早培育,扩充企业培育库和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对入库企业进行实时跟踪、分类指导、动态管理。三是探索建设“专精特新”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基地。在高新区、省级以上开发区或省优势集群中,对集聚10个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产业园区,挂牌省级“专精特新”示范集群,统筹规划园区土地、租金、经营管理等,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群体规模,发挥产业带动效应,促进上下游企业延链聚合、整体配套,实现各要素有序衔接。

(二)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提升精准服务水平

一是定期举办重点产业链产销对接会、银企对接活动、“专精特新”新品发布会等,组建“专精特新”企业协会和联盟,充分利用河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专精特新”专栏,搭建供需对接、招商推介、信息交流平台,吸引优质项目和配套企业落地。二是畅通“七条链”,实施大中小企业“携手行动”,发挥大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环节和配套需求,精准补链固链强链,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三是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成立工作专班,落实“六个一”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一企一策为企业纾困解难、提供精准专业服务,打通政府与企业“最后一公里”。

(三)加快推进数转智改,赋能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线和智能工厂,采用智能化生产方式,开展设备数字化改造。二是推动物联网、5G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结合河南实际,因“企”制宜导入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数转智改产品和解决方案。三是实施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开展高端论坛、研修班、政策宣讲等活动,帮助企业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转型积极性。四是举办“政银企”洽谈会,开展“智改数转”入企诊断服务活动,制定数字化转型帮扶项目,为企业提供贷款融资和技术支持;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加大数字技术创新投入和应用,突破数字鸿沟与低端技术封锁,共享数字经济红利。

(四)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一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优先支持符合研发投入要求的企业申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完成“揭榜挂帅”项目的“专精特新”企业给予最高奖励补贴。二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专精特新”企业科创主体作用,设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组建产学研联盟,构建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体系;搭建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共享平台,降低研发成本,促进利用效率最大化。三是梳理“专精特新”企业人才需求清单,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加快引进紧缺的生产技术型人才和高层次领军人才,探索实行“专精特新”企业职称申报举荐制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职称“直通车”制度,实施“工匠型”一线工人培养计划,鼓励企业自己培育工程师,提升引才育才留才能力。

(五)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持续优化融资环境 

一是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设立省级政府投资基金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基金,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聚焦重点产业链和关键领域投早投小投创新。二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引导全省各级财政加大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拨付资金奖励,及时足额兑现减税降费政策,降低技改贴息申报门槛。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专精特新贷”等信贷产品,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规模和力度,实施“一企一策”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四是支持中原股权交易中心设立“专精特新”专板,开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和“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为“专精特新”企业和投资机构搭建交流对接平台,提升金融助企能力。

本文原载于《生产力研究》2024年第9期;摘要、参考文献 略。

来源: 《生产力研究》
编辑: 杨雪情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