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纪要 | 新形势下石窟寺保护管理利用研讨会
龙门石窟研究院
2024-10-12 16:18:15

10月9日-12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石刻专业委员会在浙江杭州举办了2024年年会,期间举办了“新形势下石窟寺保护管理利用研讨会”。其中主旨报告会由专委会常务副主任、龙门石窟研究院党委书记余杰主持,学术研讨会由专委会成员、青州市博物馆研究馆员王瑞霞和专委会副主任、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严绍军主持。共有15位专家进行了精彩发言。

学术报告会伊始,著名文物保护专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黄克忠先生线上做了致辞。

摘要:石窟专委会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是有影响、有业绩的。希望新一届的专委会成员能发扬光大,得到更多支持和拥护。

提三点建议:1、我们组织的业务活动要讲究实效,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使大家真正受益为好。比如一些议题:无损检测技术在石窟中的应用与推广;石窟中名碑名刻的预防性保护;数字化、智能化在石窟保护利用中的应用;丝绸之路上的石窟在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贡献和今天“一带一路”中石窟的价值评估及保护利用交流;石窟日常维护的经验交流;石质文物的防风化保护等等。还可利用我国在吴哥窟的援外工程以组织专业人员去学习交流。2、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求有能力的石窟单位,尤其是属于世界遗产名录的石窟至少承担一项专题活动,并且将成果汇总并发表。3、应面向社会,多交朋友,除了高校、科研院所外,吸收国企及与我们有关的民企为团体委员,在创新研发保护技术、筹集资金等方面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中国文物学会、考古学会、岩土工程学会等专业团体,与他们一起承办一些与石窟有关的活动,也十分必要。

主旨报告

中国石窟寺保护研究利用现状与思考

李  黎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

报告摘要: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作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的第一个专委会,在我国长期石窟保护研究利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石窟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也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石窟寺保护、考古、展示利用发展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石窟专业委员会作为国内重要的石窟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专业合作平台,下一步将着力推动破解石窟保护体制机制难题,加强科学研究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制度体系创新和工程管理创新,为探索改革创新石窟保护研究利用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供建议思路。同时,要进一步深化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合作,加强与国际石窟同行的交流合作,重视石窟寺多重价值与突出特性研究,加强石窟寺的系统性保护,多措并举,整体改善提升石窟保护研究利用水平。

园以载道 诗画飞来

——打造文旅融合新样板

丁水龙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书记、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报告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旅融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打造精品公园为目标,遵循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环境品质提升、园林景观打造、文化展览惠民等措施,打响“飞来”品牌,持续推进飞来峰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现生态人文“共呼吸”,高质量打造新时代浙江石窟文化的新高地。

石窟文物风化智能评估的新方法

黄继忠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院长、研究馆员)

报告摘要:石窟文物的风化问题十分普遍,虽然国内外相关学者在实验室开展了许多石窟文物风化机理方面的研究,但相关检测技术很难直接应用于文物现场,成果推广难度大。随着人工智能(AI)发展,石窟文物的各类风化形态可以通过AI技术识别,但目前大多数AI模型无法量化具体的风化指标。针对目前石窟文物风化评估不准确、难量化等关键问题,本研究基于多源检测数据和人工智能方法尝试建立风化智能评估体系。首先,开展了石窟文物无损检测信号与风化指标的关联性分析,并建立了概率密度模型;然后,基于图结构模型、卷积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等分别建立了石窟文物风化识别、半定量及定量评估模型;最后,基于云冈砂岩和云冈石窟典型洞窟开展了模型验证和应用。该研究成果解决了石窟文物传统无损检测技术鲁棒性差、准确率低等问题。同时,在信号层面揭示了无损检测信号与石窟砂岩风化指标(力学参数、孔隙特性等)的定量关系。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石窟文物现场风化识别和风化程度定量的智能评估新方法,具备成本低、推广性强、适用于无损检测等特点,能够帮助石窟保护工作者快速评估石窟文物的风化状态,研究成果可为文物智能风化评估方法等领域提供借鉴。

石窟界的工作与跨界融合的养成

——复杂性、基础和多规合一

李志荣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报告摘要:分享当前围绕石窟保护、研究、阐释、展示工作的国家任务和工作进展中所见跨界融合在工作部署、人才培养中迫切性。强调立足自身基础,打破藩篱,积极学习和跨界融合养成的必要性。

学术发言

浙江省石窟造像保护研究工作概述

崔  彪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保室主任、副研究馆员)

发言摘要:浙江是我国石窟寺与摩崖造像重要分布省份之一,现存石窟造像87处,具有突出的文物价值,在我国佛教发展史和造像艺术史上具有显著地位。近年来,浙江省高度重视石窟造像保护工作,在加强基础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实施了一批重点石窟造像的保护工程,陆续开展了一批石窟造像文物保护关键技术攻关课题,在文物病害调查、保护材料研发、数字化保护与展示、保护工程效果评估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有效推动了浙江省石窟造像的保护传承利用。

飞来峰里觅旧题

——杭州飞来峰摩崖题刻调查报告

邵  群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副书记、副主任,研究馆员)

发言摘要:飞来峰,又名灵鹫峰,位于杭州西湖以西的群山之中,是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 5900 个石窟寺文物中仅有的 10 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飞来峰人文历史底蕴深厚,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全山的摩崖题刻,是整个杭州乃至江南一带摩崖题刻最为集中的区域,跨越多个朝代的历史内涵,是文脉赓续的重要物证。笔者携调查组历时五年,共同编纂完成《杭州飞来峰摩崖萃珍》,全面记录了飞来峰330余处摩崖题刻,是目前为止有关飞来峰摩崖题刻最为全面、系统的一次收录,展示了飞来峰自唐代以来的摩崖题刻,为飞来峰造像,乃至西湖景观发展史以及中华文脉传承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

浙江省石窟寺石刻文物主题游径策划

卢远征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

发言摘要:浙江石窟寺石刻在中国石窟摩崖石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和鲜明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景观价值,是南方写意造像的典型代表、浙江诗性文化的重要体现。因此,基于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为进一步彰显传播浙江区域石窟寺石刻文物价值,发挥其社会效益和文旅的影响力,一方面选取新昌大佛寺石弥勒像和千佛岩造像、飞来峰造像等江南地区代表性石窟寺造像,有机关联、串珠成链,形成江南石窟寺造像区域文物主题游径,呈现江南石窟造像的核心特征和独特内涵。另一方面,选取丽水南明山、青田石门洞、缙云仙都、温州雁荡山等代表性摩崖题记题刻,串联题刻所在风景名胜区,形成集中展示以题刻为代表的浙江山水人文景观的文物主题游径。

近年来中国石窟寺考古的主要收获与展望

何利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石窟寺考古研究室副主任、研究馆员)

发言摘要:近年来石窟寺考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当前中国石窟寺考古的学术目标是以基础资料的调查发掘、归纳整理、分析总结为重点,推动石窟寺考古报告的编撰与出版,搭建中国石窟寺考古的总体框架和谱系传承,促进以中华文化传承和东西文明交流互鉴为核心的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石窟寺考古理论与方法,建立完善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研究体系。开展区域考古调查和重点遗址发掘,构建石窟寺考古学文化序列是今后中国石窟寺考古的主要任务之一。

通过明确的学术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设置和重点研究方向引导,在实践中带动石窟寺考古从基础工作、综合研究、人才培养、机构建设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同步发展和创新,全力推进中国石窟寺考古工作和考古学科建设,充分发掘石窟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既是履行国务院《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指示精神,也是新时代中国石窟寺考古学术进步和学科发展的客观要求。

砂岩石窟水害模型与对策

严绍军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

发言摘要:砂岩石窟崖壁渗流场是受控于水文地质条件、石窟开凿和使用过程,渗漏水病害类型多样,成害机理复杂。在石窟水害治理工作总结基础上,对砂岩石窟崖壁水文地质模式进行总结,可初步分为:高位地下水卸荷裂隙解体模式、残丘局部汇水模式、稳定流远程解体模式、高位地下水孔隙流解体模式等四种类型。

基于石窟水害模型认识,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包含两层含义:砂岩石窟水害治理应实现文物保护需要的最低限度干预,不因水害治理改变水害模型,水害治理将为后期本体保护提供有利条件;石窟水害治理应遵循对地下水系统的最小干预,不应因水害治理导致石窟崖壁水文地质基本条件发生改变,或导致崖壁长期稳定性降低等。砂岩石窟水害治理目的是以消除、或减缓石窟岩体裂隙水在文物本体区域渗流排泄,以石窟文物本体区域免遭水的侵蚀破坏,确保石窟寺文物本体安全为目的。基于对石窟崖壁结构面通道的相对稳定和渗流场动态性的认识,提出裂隙渗流干预为主导的石窟岩体裂隙渗水病害综合防治策略。

石窟寺生物病害及其防治研究

武发思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

发言摘要:石窟寺是蕴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在长期自然营力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石窟寺普遍存在裂隙、风化、盐害、生物病害等问题,其中生物病害以植物“根劈作用”、动物活动性破坏与排泄物污染、微生物侵蚀作用为主,造成石窟文物美学价值改变、材料劣化及结构损伤。因所处环境不同,石窟寺面临的生物病害千差万别。开展多样性调查并确定优势致害生物是石窟寺生物病害研究的基础,揭示生物病害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是制定科学防治对策的关键。对于植物及其根系破坏常采用机械清除措施,而鸟类、鼠类及昆虫等动物危害则以防鸟刺、隔离网和基于声-光-电驱赶技术为主,针对微生物病害通常采取清洗和杀灭剂防治。由于生物的活动性和环境适应性,生物病害极难根治且容易复发,长效性防控技术和系统性保护方法目前依然匮乏。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频发、人类活动增强,露天石窟寺面临的生物病害威胁将进一步加重。从预防性保护角度看,搭建与石窟寺营造时代风格相符的窟檐或保护棚等措施可通过降低生物可利用的水和光而抑制生物的生长代谢,并减轻风吹、日晒、雨淋及冻融等自然风化。加强多学科协同合作,研发致害生物长效防控技术,对于提升石窟寺系统化保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性保护之路的云冈实践

卢继文

(云冈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监测中心主任)

发言摘要:预防性保护理念日益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云冈石窟的保护管理工作一直围绕着预防性保护的理念在进行,且取得良好效果。自云冈研究院成立以来,云冈陆续开展了世界遗产地监测范围划定、周边环境整治、防护性窟檐建设、洞窟病害调查、洞窟巡查与日常保养、洞窟微环境监测、防风化加固材料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砥砺奋进,再续华章

——龙门石窟的保护利用

陈建平

(龙门石窟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馆员)

发言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龙门石窟迎来了创新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经过多年接续努力,龙门石窟牢固树立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保护理念,法规建设日益完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石窟保护成效显著,考古研究逐渐深入,科研成果质量齐升,人才队伍发展壮大,保护利用事业成效显著。

麦积山石窟壁画地仗脱落病害调查研究

徐博凯

(敦煌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馆员)

发言摘要:麦积山石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壁画脱落较丝绸之路其它石窟严重,如何防治是麦积山石窟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通过对麦积山石窟42个窟型相近且完整的相对封闭洞窟地仗脱落病害调查统计,发现麦积山石窟壁画地仗脱落特征明显,差异显著,其中19%的洞窟整窟脱落,50%的洞窟存在单壁面整体或大面积脱落,31%的洞窟存在各壁面不同程度脱落,另外同时伴有不同程度孔洞状和条带状脱落。病害分布统计发现,背靠山体的北壁普遍较为严重,且在崖面上成集中带状分布,受山体渗水影响明显;窟内从上之下脱落依次严重,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地仗脱落与壁画制作工艺存在一定相关性,与洞窟尺寸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可为麦积山石窟壁画的预防性保护和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奠定基础。

在碑石裂隙里照映世俗

——碑志记载中的保护修复与研究利用

杨  洁

(西安碑林博物馆文物保管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

发言摘要:碑石铭刻文字,文字记载着时间流转与文明传承。此次以几则碑志记载为例,浅谈在石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中整理编辑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史料档案的思路,并进一步从石刻史料研究利用的角度进行价值阐释。

(文章来源:中国石窟寺)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